看診後「藥單別急著丟」!醫師曝危險經歷:恐害病況持續惡化
醫師提醒若病患轉換就醫地點,看診時務必攜帶先前開立藥單,以便醫師評估。示意圖/photoac

|即時

看診後「藥單別急著丟」!醫師曝危險經歷:恐害病況持續惡化

mirror-daily-logo

2025/09/16 10:26:00

編輯:

吳宜錡

就醫看診後,許多患者因藥單幾乎為英文名稱看不懂,或是認為可能不再需要,就將藥單丟棄,不過醫師提醒,有時若需轉換就醫地點,看診時務必攜帶先前開立藥單,否則難以完善針對病情開立藥物,可能造成延誤病情,讓病況持續惡化。
兒童腸胃科洪華希醫師在社群分享,一位久咳不癒的孩子被帶來看診,開藥前都會習慣性地與家長、病患確認先前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特定藥物,當時家長發現未帶到先前藥單,便習慣性地表示「那個健保雲端藥歷不是可以查到所有用藥嗎?」不過醫師一查,發現並沒有特定藥物紀錄。
待藥師開出藥物後,家長一看外觀才發現該藥物已經服用過,且病況沒有獲得改善,令醫師直言「差點我就要把沒有效的藥物再開立一遍了」;洪華希表示,有些藥物如抗生素,在診所因健保不給付非常容易被核刪,因此許多醫師習慣用自費方式開立抗生素,然而雲端藥歷是「看不到任何自費藥物的資訊的」,除非拿出診所藥單或家長清楚記得藥物,否則根本無法全然掌握服用過何種藥物。
洪華希表示,若無法得知雲端藥歷以外服用之藥物,可能因醫師處方錯誤導致延誤病情,讓症狀持續惡化,因此提醒若病患轉換就醫地點,務必攜帶「先前開立藥單」才能讓醫師精準依據病況開出合適藥物治療。
貼文一出,一名藥師也分享,有時開了6種藥,實際上可能只有1種是申請健保的,其他全都是以「贈送」的方式給患者,不過患者自己不會知道,導致實際用藥與雲端的紀錄有很大的誤差;也有家長詢問「從健保快易通查,真的查不完整嗎」,洪華希則回應「真的有些藥物會查不到」,因此為了避免類似情形發生,醫師建議開始養成「隨手保存藥單,或是拍照記錄習慣」以備不時之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