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泰版三國》認識泰國政治發展—從官渡到赤壁
2025年9月5日自豪黨黨魁阿努廷(圖左)獲得311票,成為第32屆首相,泰國媒體將此次選舉過程比喻為《泰版三國》。圖/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臉書

|即時

以《泰版三國》認識泰國政治發展—從官渡到赤壁

mirror-daily-logo

2025/09/22 06:40:00

洪銘謙/博士、台灣「泰國學」學者、成大台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台泰交流協會創會秘書長暨理事
2025年9月5日泰國國會舉行總理選舉,最終泰自豪黨黨魁阿努廷獲得311票,成功成為第32屆首相,泰國媒體將此次選舉過程比喻為《泰版三國》。許多台灣人可能會訝異,泰國人也知道《三國演義》嗎?
實際上,華人世界經典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早在1802年拉瑪一世年代就被當時的華裔「財政大臣—洪(เจ้าพระยาพระคลัง,หน)」翻譯成泰文版,且成為上層社會喜好的政治參考書之一,當中也有部分章節也被列入泰國國文課本當中,再加上近年來中國戲劇在泰國的流行,不少泰國人也都看過電影與戲劇版的三國,因此才會被泰國媒體拿來比喻。

泰國政治圈的三國人物介紹

如果將2023年國會大選與2025年的第32屆總理選舉以《三國演義》的來比喻的話,這兩次選舉猶如「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對泰國政壇的發展影響重大。不過,為了讓讀者了解泰國政治圈的三國勢力,筆者要先介紹《泰版三國》的登場人物:
1.袁紹 = 前總理巴育:象徵舊時代軍方勢力,資源雄厚但輕視敵人,最終失去民心。
2.曹操 = 前總理他信:他信率領的為泰黨雖然不是2023年國會選舉後的第一大黨,但為泰黨卻在他信的操盤運作之下成功掌權。
3.劉備 = 泛橘陣營:代表新世代民意,卻至今仍無法執政,三位泛橘陣營黨魁剛好對應到劉備(未來前進黨塔納通)、關羽(前進黨皮塔)及張飛(人民黨納塔蓬),其中皮塔的人氣之高猶如關公,在國內外都有不少支持者。
4.孫權 = 泰自豪黨黨魁阿努廷:個性靈活周旋,在不同陣營當中都有機會展露頭角,最終成功站穩腳步成為一方霸主。
2020年12月6日,江苏苏州,“三国志”文化展正在苏州吴中博物馆展览。近200件与三国时代密切相关的出土文物,带观众重温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三国英雄时代。東方ic_2025-09-19.jpg
泰國媒體將此次選舉比喻為《泰版三國》。圖/東方IC

官渡之戰:2023年國會大選

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是曹操與袁紹的生死決戰。袁紹兵力強盛、佔據冀州,但優柔寡斷、內部矛盾叢生;曹操兵力劣勢,卻用謀略擊破袁紹糧草,反敗為勝,奠定日後北方統一的基礎。
2023年國會大選好比官渡之戰,袁紹就是時任總理的巴育上將,他曾長年主宰政權,握有軍方與保守勢力支持,看似資源豐厚、兵強馬壯。然而隨著時代轉變,巴育政府面對經濟低迷與民意反彈,正如袁紹優柔寡斷、失去人才,逐漸陷入劣勢。雖然他力圖延續權力,但終究在選舉中失利,無法繼續執政。
反觀為泰黨的幕後有他信這樣如曹操般深諳政治現實的操盤手。雖在選舉中並非第一大黨,但能靈活運用資源,與親他信的小政黨以及軍方妥協,最終逆轉局勢奪得執政權。這正是「官渡」的寫照:看似弱勢的一方,憑藉謀略與現實操作,逆轉乾坤。
至於前進黨就像劉備那樣,雖然在年輕世代中擁有極高人氣且理念鮮明,卻如同劉備「有道義無實力」,受制於體制與司法掣肘,無法直接執政。但這股力量並未消散,反而持續積聚。
泰自豪黨的阿努廷則像孫權,在2023年大選中沒有成為最強的一方,但善於審時度勢,透過與為泰黨合作確保自身利益,這種靈活姿態使其從巴育政府到為泰黨執政期間,都持續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

赤壁之戰:2025年總理選舉

時間來到2025年,第 32 屆總理選舉猶如赤壁之戰的翻版。赤壁之戰中,曹操挾北方之眾南下,意圖統一天下;孫劉聯軍則憑藉江東水師與火攻,擊退曹操,奠定三分天下之勢。
對照泰國政壇,為泰黨正如曹操,企圖持續掌握政權。然而社會氛圍已悄然轉變,民意中對改革的渴望日益高漲。人民黨則如劉備,雖在體制上受限,卻持續鞏固年輕世代支持,並尋求與其他勢力的合作。泰自豪黨則如孫權,以靈活態度應對政治局勢,黨魁阿努廷在佩通坦錄音門事件被停職後,果斷選擇退出為泰黨政府,因此也開啟與人民黨合作的機會。
這場總理選舉,正如赤壁前的情勢:曹操(為泰黨)雖強,卻難以一統;劉備(人民黨)與孫權(泰自豪黨)若能形成策略聯盟,便能阻止其坐大。最終結果,猶如赤壁後的局面:為泰黨仍掌握不少勢力,但無法獨霸天下,泰國政局步入三方角力的新常態。
2013年10月29日,湖南长沙宁乡,关山古镇,桃园结义铜像,三尊雕像演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结义的场景。東方IC_2025-09-19.jpg
中國湖南長沙甯鄉關山古鎮,三尊雕像演繹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桃園結義的場景。圖/東方IC

曹操的雄才與侷限:為泰黨的兩難

曹操是《三國演義》中最具爭議的人物:他雄才大略,能用人、能識時務,但也因權術與殘酷而遭人詬病,他信與為泰黨的處境也是如此。
身為擁有執政經驗的大黨,為泰黨擁有泰北與東北基層支持,以及他信家族的資金支持,能在危局中迅速組閣。然而,過度依賴妥協與利益分配,也讓其失去部分民眾信任。在年輕世代眼中,為泰黨更像是一個維持既有體制的政治玩家,而非改革者。而2023年總理選舉時,為泰黨與昔日敵人的合作也使為泰黨的執政帶來更多負面效果。

劉備的道義與弱勢:前進黨的困境

劉備在三國故事中以仁義著稱,廣受人心,但始終兵少地狹,須仰賴盟友。人民黨的處境幾乎如出一轍。
2023年大選中,前進黨憑藉改革訴求與清新形象,吸引大量選票,但受限於憲法對總理選舉的規定,以及保守派透過司法手段奪取皮塔的參政權,使得當時的前進黨無法順利執政。這正是「仁義之師,無實力之困」。然而其理念與群眾基盤仍在擴張,長遠而言,仍可能成為改變泰國政治的主導力量。

孫權的權衡與謀算:泰自豪黨是關鍵

阿努廷領導的泰自豪黨,如孫權般善於審時度勢。雖然未能主宰全局,但身為泛藍陣營新共主的他,擁有強大的地方勢力與靈活策略,因此總是能在大局中掌握話語權。
在2025年選舉中,泰自豪黨的選擇成為關鍵。如果繼續跟在為泰黨後面,那就永遠只能成為為泰黨的小弟。如果選擇與人民黨合作,就有可能打破現有的格局。這種兩面周旋,正如孫權在赤壁之前的掙扎,最終決定戰局走向。

官渡與赤壁之後:泰國的「三分天下」

綜觀2023至2025年的兩場選舉,真的可說是「官渡」與「赤壁」的翻版。前者展現了巴育(袁紹)如何在資源雄厚的情況下最終失勢;後者則顯示,即便強如為泰黨(曹操),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慘敗,最終被迫與其他勢力共存,泰國政治也逐近走向三分格局:
1.為泰黨(曹操):由於前總理他信入獄,暫時陷入群龍無首的窘境。
2.人民黨(劉備):因為跟阿努廷合作而受到部分支持者質疑,但基本盤仍然穩固。
3.泰自豪黨(孫權 / 阿努廷):靈活運用機會,成為新一代的泛藍共主,目前也持續拉攏其他泛藍小黨人士加入。
依照人民黨與泰自豪黨的協議,泰自豪黨必須在四個月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目前三大陣營也都開始積極備戰,為泰黨也已經喊出拿下400席的宏願,而泰自豪黨也趁著短暫執政的期間,持續整合目前呈現一盤散沙的泛藍勢力,人民黨則一邊準備選舉,一邊監督著修訂憲法的議程,期盼能透過修憲公投逐步將保守派設下的障礙一一清除,讓泰國史上第一部屬於人民的憲法成功誕生。
泰版三國的故事還在進行中,最終誰會成為泰國政壇的霸主,答案將在下一屆國會大選與第33屆首相選舉揭曉,而那是否會成為《三國演義》當中的夷陵之戰?就像我們繼續看下去。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