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不缺錢,卻被迫舉債四千億──傅崐萁的財劃法正在吞噬你我的未來
傅崐萁的財劃法每年要挖走中央四千億元,讓中央政府一次用完歲計賸餘,今年還須舉債。圖/鏡週刊

|即時

國家不缺錢,卻被迫舉債四千億──傅崐萁的財劃法正在吞噬你我的未來

mirror-daily-logo

2025/09/22 06:50:00

賴中強/律師、經濟民主連合智庫的召集人
企業管理有個術語「黑字倒閉」。它是指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顯示資產大於負債,損益表也顯示該年度經營有盈餘,二者均非「赤字」;但是,公司卻因錯誤的資產配置或過度財務槓桿操作,造成流動負債大於流動資產,公司周轉不靈而破產。
立法院本會期週五開議,即將審查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附圖是行政院院會通過總預算後,向各界說明的新聞資料。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稅課收入大幅減少3083億元,這並非國家總稅收真的減少,而是,中央統籌分配給地方的稅款,從今年的4,676億元增加到8,841億元,這部分是列入地方政府歲入,而非中央政府歲入。所以,政府會計上,中央稅課收入大幅減少3083億元,地方增加了4165億元統籌分配稅款,二者的差異數,反映了今年稅收的實質成長。
同時,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30350億元,歲入28623億,年度餘絀為不足1727億,舊債務到期還本1265億元,須舉債2992億元,另加特別預算舉債1008億元,合計舉債4000億元。
這個結果顯示,面對財劃法讓中央少了四千億的財源,行政院編列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時,不採取原先各界擔心的縮減各項社福支出、縮減各項教育、文化、經濟建設因應,而是以政府大幅舉債因應。
547764482_3100776866761590_7143572815296198678_n_2025-09-21.jpg
表格由作者提供。
549236055_3100777100094900_8920313932571702370_n_2025-09-21.jpg
表格由作者提供。
政府可以無上限舉債嗎?年度舉債4000億元算多嗎?即使不論「債留子孫」的世代正義,眼前面對的是《公共債務法》對中央政府的兩項舉債上限規定。

就累積未償債務餘額的限制而言

《公共債務法》第五條第一項規定:各級政府預算「所舉借之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預算數,合計不得超過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之前三年度名目國內生產毛額平均數之百分之五十;其分配如下:一、中央為百分之四十點六。二、直轄市為百分之七點六五。三、縣(市)為百分之一點六三。四、鄉(鎮、市)為百分之零點一二。」
依照2026年預算,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餘額為六兆七五○三億元,占GDP 26.5%,離上限40.6%還有差距。

就年度舉債額度的限制而言

關鍵在於,《公共債務法》第五條第七項規定:「中央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每年度舉債額度,不得超過其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之百分之十五。」
依照2026年預算,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與特別預算歲出總額31358億元,舉債4000億元,占比達12.76%(附圖的9.9%是尚未加計特別預算舉債數1008億元的占比),這已經瀕臨中央政府年度舉債額度上限。未來中央政府的任何追加預算或新特別預算,除非另有新財源而無須舉債,否則,只要追加預算或新特別預算規模超過828億元並舉債,就會違反《公共債務法》第五條第七項規定!
計算式:(4000+A)/(31358+A)〉15/100 A〉827.88
這意味著,明年只要再來一點五個丹娜絲颱風(特別預算600億元),中央政府就沒有財源因應。
548278989_3100776996761577_8713091686530406383_n_2025-09-21.jpg
這也意味著,媒體報導國防部向行政院提出跨7年度、總金額破一兆元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與特別預算,除非修改財劃法,否則,根本沒有財源可以執行。包括台版的鐵芎防衛系統。
這更意味著,任何尚未編入預算的新增大額社會福利支出,無論退休年金、長照津貼、社會住宅、青少年或兒童福利,甚或教育文化支出,都很難獲得政府財政主計部門的支持。
很難想像,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6.75%,台股破兩萬五千點歷史新高,何以中央政府財務狀況窘迫至此?
這是因為傅崐萁的財劃法,每年要挖走中央四千億元,這是因為普發現金2350億元,讓中央政府一次用完歲計賸餘,今年還須舉債。
這是你要的台灣未來嗎?
這是去年初立法委員選舉、甚至今年七八月罷免投票,您投下那一票時,您想要的未來嗎?
傅崐萁的財劃法正在吞噬你我的未來!你我該怎麼辦?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