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資產服務業者首批登記合規名單出爐 台灣拚當數位資產新熱點
根據洗錢防制法規定,虛擬資產業者未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就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違反者將有2年以下之刑事責任。圖/Tether

|即時

虛擬資產服務業者首批登記合規名單出爐 台灣拚當數位資產新熱點

mirror-daily-logo

2025/09/22 22:39:00

記者:

陳宏銘

台灣數位資產產業迎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長期以來,台灣對於虛擬資產服務業者(VASP)的監管措施以「聲明制」為主,要求業者自行聲明並遵守洗錢防制規範。然而,隨著產業規模擴大與國際趨勢的推動,政府近日宣布正式啟用「虛擬資產服務業登記制」,今(22)日公布首批合規業者營業許可,標誌著台灣在數位金融法規上邁出重要一步。
金管會今(22)日宣布,虛擬資產服務業登記制正式上線,同時公布首批9家通過登記、獲得營業許可的業者名單。這些業者包括禾亞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拓荒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現代財富科技有限公司、重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昇數位股份有限公司、跨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幣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鴻朱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和鏈科股份有限公司。
與過去的「聲明制」相比,登記制代表著台灣對於加密產業監管的制度升級。聲明制僅規範業者需負有洗錢防制義務,但缺乏實質管理與監督工具。新制定的《虛擬資產服務登記辦法》則進一步引入了嚴格的申請條件、審查流程、撤銷机制以及資產安全措施,包括虛擬資產的上下架審查、資產與客戶資產的分離保管、資訊系統安全、錢包管理等,確保產業的規範化與安全性。
同時,制度也根據業務規模與複雜度,採用差異化管理策略,強化業者的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不僅有助於業者建立更完善的內部管理,也對外傳達台灣政府支持加密產業合法發展、促進產業國際化的決心。
金管會表示,制度的全面落實,讓台灣數位資產市場不再是行動模糊或策略有限的邊緣產業,而是正式成為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實務層面來看,首批通過登記的業者在業內具有代表性,象徵產業邁向合規與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禾亞數位科技創辦人彭云嫻指出:「登記制不僅是一個法規上的升級,更是建立信任的關鍵。台灣不再只是追隨者,而是一個參與者、甚至可能成為引領者。」事實上,金管會還同步公布未獲得登記資格、仍在經營中的「舊制」業者名單,提醒消費者注意相關風險,避免使用未合法登記的交易平台。
禾亞數位科技創辦人彭云嫻認為:「未來五年,台灣將迎來兩大趨勢:一是穩定幣與跨境支付的加速普及,二是現實資產代幣化(RWA)成為企業籌資與永續金融的關鍵工具。台灣擁有龐大的跨境貿易需求與高成熟度的金融體系,只要能結合區塊鏈,就有機會在亞洲成為數位資產的創新中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