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歌唱活動,僅短短數週後,簡短智能測驗與生活滿意度分數就有明顯提升,效果甚至比單純聽音樂更好。若能持續每週至少一次以上、維持數個月,半年到兩年間可觀察到認知與腦部結構的改善。
對健康長者而言,每週一次正式的合唱練習(約60分鐘),或每天10到20分鐘的規律唱歌,已被證實能產生可測量的效益。不僅刺激腦部語言、聽覺與運動區域,同時也能減少孤單,增加社交互動。
對失智症患者,研究則建議每週2至3次、每次30分鐘演唱熟悉的歌曲。這些旋律能喚起回憶、安定情緒,不但能提升簡短智能測驗分數,也能讓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互動更有溫度。陪伴唱歌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心情也會一同改善。
唱得準不準並不重要,重點是規律與持續。日常生活中,刷牙、煮飯、甚至洗澡時哼唱都算數。若體力許可,參加社區合唱團更能兼顧大腦訓練與人際交流。對於長輩與失智患者來說,這是一種安全、低成本且溫暖的「腦部運動」,幫助守住青春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