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一般於12至隔年3月開花、5至8月成熟,而去年受到受到寒害、春雨影響,今年芒果結果率不佳,導致市面芒果數量減少、價格上漲,因此今年想吃到芒果,勢必多花點錢才能享受酸甜滋味;對此台東農改場班鳩分場分場長江淑雯也建議農民可以分散風險栽種,或找到可以雜交的近親種來育出新品種芒果,以避免受寒害影響。

進入芒果生產旺季,今年卻產量減少、價格上漲,因受到寒害影響,低溫影響芒果授粉,導致許多芒果呈現「空包彈」,芒果若沒有芯就不會長大,也就不會有商品價值,根據上下游報導,卑南鄉公所林姓承辦員指出,一般來說芒果枝條上應該會結好幾串大果,僅1成是空包彈,但是今年農民說有8成都是空包彈,且只有50元硬幣大,直言「誰會買這種芒果」災情遍布全台。
公視新聞網也點出,過去芒果一箱只要400元,現在要650元才能買到,足足貴上2百多元,指出因去年柯羅莎颱風期間授粉率下降,今年產量減少3至4成;有網友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查了今年芒果拍賣市場行情價,發現今年價格標高,直言「到消費者手中時的價格會飆出什麼樣的新高度」恐怕是歷年最高的一次。
高雄市六龜區農會總幹事林芷蕾向上下游表示,六龜以金煌芒果為主,無奈開花結果前遇低溫又降雨「300多公頃芒果園,今年能收的金煌可能不多了」,桃源區公所農觀課王先生說災情慘重「今年能吃得到金煌芒果都是有福氣的」,農會推廣部朱主任則表示,今年芒果結果期溫差過大,導致結果率不到兩成。
對此,台灣是否該培育抗寒的芒果品種,台東農改場班鳩分場分場長江淑雯表示,芒果為熱帶果樹、本身沒有抗寒基因,要找到可以雜交的近親種,才有機會育出新品種,不過「芒果沒有這種『親戚』」,舉例鳳梨釋迦,冷子番荔枝可以種在2千公尺的高山、具抗寒基因,與大目釋迦雜交後鳳梨釋迦就更耐寒了;或者設施栽種也可以減緩芒果的寒害,但設施興建費用也高,對農民來說還是一筆數目。
因此江淑雯建議,農民可以分散風險,如夏雪約在1月開花,愛文約在2月,凱特、金煌則是3月,還有玉文、烏香、西施等後面月份,總不會每個月都會遇上寒害;並建議農民依照果園環境來佈局,避開開花期低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