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自洪災過後,大批熱心民眾湧入災區救災,上百名醫護人員也希望能奉獻心力,不過礙於法規限制,導致醫療人員即使持有執業執照,也無法在災區獨立進行醫療行為,如診療、給藥、打針都不行,即便報備,也可能因為地點、業務內容、範圍的限制不合規定遭判定違法。
一名護理師也發文痛批,有醫護人員在現場幫忙救護,竟被花蓮縣政府衛生局人員要求「出示報備證明」,也發生有核准報備衛生局「不想認」的狀況,高喊「還沒報備的大家,快把志工牌牌收起來,免得被查」。不過也有醫護人員緩頰,表示花蓮衛生局人員只是上前關心,詢問是否有其他需求。
對此,衛福部昨(7日)發布聲明稿,表示花蓮縣光復鄉目前已有2間診所恢復營業,讓民眾可就近就醫,光復鄉衛生所也將在12日於光復糖廠提供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國軍醫院也將持續支援火車站醫療站,確保慢性病患者及交通不便者能持續獲得照護。
衛福部表示,11日前若有醫療志工前往花蓮,請先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報到,會指派到服務地點,12日後有意願支援的醫療人員,改成先向衛福部登記,經確認需求後再進行派遣。
不過,也有護理師擔憂,醫護超人到場支援,除了要和執業所在地報備,也必須向「被支援地」申請,因為花蓮縣衛生局「沒有同意支援」,即便沒有做任何的醫療行為,也可能被秋後算帳,直呼「我真的是什麼很賤的人嗎」。
貼文曝光瞬間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表示「現在是用完了就拒之門外,秋後算帳」、「真的很心疼前線的人」、「基本上不用太擔心啦,如果要開罰的話衛生局也找不到大家實際執行醫療行為的證據」、「什麼不能非常時期去救人」、「不用擔心他們應該不敢,只會被罵更慘而已」。
一名網友也表示,之前群組有人詢問花蓮縣衛生局,回應是「比照台北市衛生局對此次事件」,表示災難現場適用緊急避難原則,不需報備可執行業務,讓PO則無奈回應,「所以才說秋後算帳,畢竟他們局也沒發正式新聞稿或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