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管制掀全球斷鏈風暴、ASML首當其衝 中國底氣在哪?
中國對稀土管制再次掀起美國與中國間的貿易戰。(新華社資料照)

稀土管制掀全球斷鏈風暴、ASML首當其衝 中國底氣在哪?

mirror-daily-logo

2025/10/13 06:45:00

記者:

謝承學

中國於10月9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將禁令範圍深入至高階半導體製程與關鍵稀土金屬,迅速在全球科技業引發震盪。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評論,這是中國迄今最嚴格的出口管制措施,明顯有意利用稀土作為戰略籌碼,迫使全球企業服從其規範。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已將此舉定調為「對美國的經濟宣戰」。
中國在稀土戰場上的底氣,來自於其在全球稀土產業的絕對主導地位。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中國的稀土蘊藏量佔全球約 48.9%,產量更高達全球的 69.2%。
更關鍵的是,中國大陸透過長期產業整合,控制了全球約92%的稀土加工品,成功把控了國際稀土供應鏈的「上游」與「中游」。最新的法規使其得以透過「逐案審批」的行政手段,對全球供應鏈進行實質性干預。
本次擴大管制不僅新增了銪、鈥、鉺等五類中重稀土金屬,更將管制最終用途擴大至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儲存晶片的生產。
彭博報導指出,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的設備高度依賴稀土材料。新規要求外國企業再出口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前需獲中方批准,導致ASML面臨供應鏈停頓風險,出貨可能延誤數週。該公司正緊急尋找稀土替代來源。
美國大型晶片公司高層表示,公司正加緊盤點所有含有中國稀土的產品,擔憂新的許可制度可能導致交貨延遲甚至停產,並預計稀土磁體價格可能急劇上升。
而在電動車與無人機受創方面,稀土永磁材料是高效馬達的關鍵。早先的管制已造成採購時程延宕與價格上揚。本次擴大管制,預計將對全球電動車和無人機等製造供應鏈造成進一步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