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誠專欄:中國末路突圍 美國極限反制──美中稀土大戰正式開打
習近平採取他所攻擊於美國的冷戰思維和冷戰行動,毅然採取「稀土武器化」。東方IC

宋國誠專欄:中國末路突圍 美國極限反制──美中稀土大戰正式開打

mirror-daily-logo

2025/10/14 06:20:00

宋國誠/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學家,《宋國誠觀點》YT頻道主持人、《宋國誠觀點》(Blog)版主,最近著作《失速中國》
中國商務部10月9日宣布,自12月1日起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管制範圍包括全球任何含有中國成分的稀土產品與設備,都需取得北京許可。其中包括新增五種稀土金屬納入限制,對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超硬材料、部分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稀土提煉技術設備也列入納管,其中包括卷繞機、疊片機、注液機等用於製造可充放電的鋰離子電池設備;以及管制境外含有中國稀土成分占其總價0.1%以上的商品。

1,美中競爭進入「割喉戰」

究其實質,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一方面在杜絕國內的稀土盜採和走私,矯正稀土產業的無序狀態,這叫「有序管理」;但對外則通過「許可制度」,操作外交戰略的彈性桿槓,並作為貿易談判的活性籌碼,這叫「無序挑釁」。儘管中國商務部宣稱:管制不等於禁止,其戰略威嚇效應絲毫不減。
消息一出,川普感到意外和憤怒。指中國此舉「相當邪惡與敵對」,「意圖形成某種壟斷地位」,川普宣稱:「不能任由中國綁架全世界」。隨後,川普宣布將對中國產品額外徵收100%的關稅,以及管制所有軟體出口進入中國。川普同時暗示,「川習會」已無舉行的必要。
一般認為,這是美中貿易關係的再度升溫,實際上這是美中結構性衝突的再次浮現,只是這次將由「鎖喉戰」進入「割喉戰」,美中脫鉤已近在眼前。

2,川習兩人各生什麼氣?

可以想見,習近平對於三次美中貿易談判的結果未必滿意,特別對於「川習通話」中要求美方改善中國企業在美經營環境,沒有得到美國的善意回應,美國也沒有回應中國願意提供1兆美金投資美國,以換取美國表態「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等等。美國反而變本加厲,9月29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升級了對中國企業的制裁範圍:任何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其持股到達50%股權的子公司,將自動受到實體清單的限制。換句話說,中國科技公司過去利用「子公司」或「孫公司」的名義規避美國制裁,已經遭到杜絕。至此,習近平感到臉上無光。
川普生氣之處在於,中國再度「故意不購買」美國的大豆,對於中國杜絕芬泰尼毒品進入美國的承諾也一事無成。特別是拒買大豆一事,擺明就是衝擊川普的基本盤─農業州,擺明「政治拔樁」,逼使川普動用財政補貼以減少美國農民的損失。

3,美中脫鉤,就此確定

在歴經三個回合的貿易談判和可能在韓國APEC會議見面之前,習近平選擇這一時機,做出「報復性翻臉」的決定,若非習近平頭腦發燒,就是由中國自製的聊天機器人「代行決策」;要不然就是決定與美國硬幹到底,以維繫個人的獨裁統治。
2040544885241151500(圖/東方IC)_2025-10-13.jpg
美國尋求「非紅稀土供應鏈」需要時間,中國尋求「非美市場」同樣曠日費時。東方IC
國際政治一如台球遊戲,一球擊出,必有反彈。中國稀土擴大限令,或許是末路突圍,但必然遭受美國的極限反擊。稀土短缺確實對美國造成掐喉效應,但美國回敬100%關稅,中國就將斷送美國市場;於是,美國另尋稀土供應鏈,中國轉向非美市場,美中脫勾就此確定!

4,習近平的「戰略底氣」是什麼?

那麼,習近平的戰略底氣是什麼?這可以從「一定贏」和「一定輸」兩個對立命題進行辯證分析: 在「一定贏」方面:
1,習近平認定,中國掌控全球稀土命脈,自認稀土是中國手上的「血滴子」,只要出手,美國就會納出命來,向中國下跪。
2,習近平認定,美國的商界全是短視近利、唯利是圖。一旦稀土斷供就是利潤盡失,這些逐利集團就會向川普施壓,要求向中國讓步。
3,習近平接受身邊幕僚的推定,川普不分敵友向盟國課徵關稅,早已得罪盟友而陷入孤立,即使中國使出稀土殺手鐧,盟國也不會聲援川普,美國必將單受其害,不得奧援。 4,習近平認定,中國具有專制優勢,包括「低人權」優勢和「低商權」優勢,中國人可以吃草三年,美國人則一雨叫寒。中國只要勒緊稀土,就是一場美中靱性大賽,能吃苦的中國必將戰勝只吃肉的美國。 在「一定輸」方面:
1,習近平認定,中國已贏不了美中的長期對抗,於是乾脆「我死也不讓你好活」;與其中國單面受死,不如同歸於盡。換言之,習近平不是圖謀「贏的策略」而是「輸的策略」,即使不能玉石俱焚,或許圖個玉碎瓦全。
2,習近平認為,中國終將丟失美國市場,終將面臨出口下滑和GDP負數的命運。與其苟延殘喘,不如退出西方市場,以自力更生誓死抵抗。換言之,既然美中不能「雙贏」,那就「雙輸」,最後看看誰輸得起?無論如何,川普任期一到必須下台,習近平則穩坐終生執政。在時間與任期因素之下,習近平認為與其以經濟妥協換取美國的讓步,不如對抗再對抗。

5,習近平面臨「三輸」局面

稀土限制,證明了習近平採取他所攻擊於美國的冷戰思維和冷戰行動,毅然採取「稀土武器化」,與美國進行「零和式」的戰略博弈,即使代價高昂也在所不惜。實際上,美國尋求「非紅稀土供應鏈」需要時間,中國尋求「非美市場」同樣曠日費時。在美中「綜合韌性」的對抗之下,習近平可能既無法雙贏,也不是雙輸,而是「三輸」─軍事、貿易、科技─三者通輸的局面。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