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員遭罕病「史迪爾氏症」奪命? 醫曝高壓環境觸發免疫失衡風險
長榮空服員驟逝傳與罕見疾病「史迪爾氏症」有關,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析,空服員職業性質與高壓環境,確實包含觸發免疫失衡的風險因素。翻攝長榮航空官網

長榮空服員遭罕病「史迪爾氏症」奪命? 醫曝高壓環境觸發免疫失衡風險

mirror-daily-logo

2025/10/14 14:08:00

記者:

呂健豪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日前執勤米蘭航班時出現身體不適,返台後雖緊急就醫治療,但最終仍不幸病逝,有關其死因,有醫師初步診斷,她可能罹患百萬分之2的罕見疾病「史迪爾氏症」,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轉寫專文介紹該疾病,並表示,雖無直接證據證明空服員職業與該疾病有關聯,但高壓的工作性質確實可能觸發免疫失衡的風險因素。
楊聰財指出,這起不幸事件不僅是1個年輕生命的驟逝,更像是一記響亮的警鐘,迫使人們重新審視,在高壓、高變動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的生理、心理、社會連結與精神靈性層面是否已然失衡?
楊聰財解釋,「成人型史提爾氏症」是1種少見的自體發炎疾病,其核心問題是免疫系統的「暴衝」或「失控」,屬於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關鍵在於免疫調控的錯亂,身體誤以為被入侵,於是全力反攻,卻轉而攻擊自身的細胞和組織,形成人體的「免疫內戰」導致促發炎激素大量釋放,形成惡性循環。
而該疾病有時病情會突然急轉直下,主因為病發巨噬細胞活化症候群,當巨噬細胞與T細胞過度激活,會產生失控的發炎反應,迅速引發高燒、多重器官功能異常、凝血問題,使全身系統崩潰。
楊聰財說,部分研究顯示,女性患者比例較高,特別在亞洲族群,但並非單存性別問題,影響因素還包括個人體質、免疫基因、荷爾蒙、感染暴露及外部壓力,指向「免疫系統原本就比較敏感的人」。
雖然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空服員職業與這項疾病有關聯,但楊聰財認為,從其工作性質以及高壓環境,如長期跨時區、輪班、睡眠不足,嚴重擾亂生理時鐘與自律神經平衡,確實包含多項可能觸發免疫失衡的風險因素,而密閉空間與人群互動增加了病原體接觸風險,更是該疾病最常見的引爆點之一。
楊聰財提醒,需傾聽身體的「求救訊號」,如經常睡不跑、全身發脹、壓力大時皮膚紅癢、嘴巴破等,而要讓免疫系統重新找回節奏,停止「內戰」就必須學習情緒調節與壓力管理。
因此,規律睡眠、抗炎飲食、適度運動、顧好腸道菌、定期檢測、症狀警覺等都是遠離該項疾病的重要課題,「史提爾氏症雖罕見,但越早被發現、越能阻止惡化。」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精神靈性的和諧統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