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蛋事件延燒!藍委痛批食藥署預警過慢 衛福部允諾:未來查到哪公布到哪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指出,主管機關未調整預警程序、反應遲緩,第一時間僅通知通路商卻未公告消費者,致民眾誤食毒蛋。(圖/王育敏辦公室提供)

毒蛋事件延燒!藍委痛批食藥署預警過慢 衛福部允諾:未來查到哪公布到哪

mirror-daily-logo

2025/11/13 12:24:00

記者:

李奇叡

「芬普尼毒蛋事件」延燒至今已是第5天,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13日)多位立委對食藥署在源頭追溯不力、預警通報缺失、未擴大查驗接連質疑。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指出,主管機關未調整預警程序、反應遲緩,第一時間僅通知通路商卻未公告消費者,致民眾誤食毒蛋;衛福部長石崇良則承諾,會檢討現行食安資訊揭露流程,未來查到哪、公布到哪。
王育敏指出,食藥署11月9日才公布問題雞蛋的來源畜牧場與溯源碼,但毒蛋在10月3日、8日、10日早已分別流入市面;食藥署在 11月7日發函要求通路商下架時,卻未同步向國人發布警示新聞,導致消費者直到媒體報導後才得知風險。她直言,如果能及時公布資訊,民眾早就能核對冰箱裡的雞蛋溯源碼,避免誤食;這樣的行政延誤,反映制度僵化缺乏溝通意識。
王育敏進一步指出,食藥署對於毒蛋影響範圍的評估過於保守,對消費者預警、查驗補強又過於消極,主管機關一再強調「以科學為依據」,反成行政漏洞的藉口。她舉例,日本政府第一時間即利用「緊急安全情報」系統,向公眾和媒體公布有問題的產品名稱、批號、生產商等詳細資訊;韓國在面對食安事件時,也透過災難簡訊、新聞與社群媒體同步通知,確保資訊即時傳達,台灣卻仍陷於部門保守思維,錯失防堵時機。
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回應,將檢討現行食安資訊揭露流程,未來「查到哪裡、公布到哪裡」,在資訊精準的前提下,儘速對外說明,以降低社會不安。
王育敏也指出,食藥署在「禦毒從嚴」上未積極擴大抽驗仍有明顯欠缺。她呼籲政府應強化散裝蛋市場的稽核頻率,並建議衛福部研議比照「蔬果質譜快檢中心」設置常態化蛋品快檢體系,同時提高抽驗比例與公開透明度,才能真正重建市場信任。
王育敏最後強調,主管機關的「科學檢驗」應該是以民眾健康為考量而非簡政的話術,衛福部應落實「料毒從寬、預警從速、禦毒從嚴」的原則,從上游源頭管理、即時預警系統到後端市場監測,全面修補制度漏洞,也修補民眾對食安五環最後的信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