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中國男子釣到保育魚類,緊急放生還打電話和警察報備。圖/翻攝自微博

中國男釣到「國寶」嚇壞! 連打3通電話給警察報備下場曝光

mirror-daily-logo

2025/11/21 07:00:00

編輯:

陳琮文

中國江西一名男子近日在釣魚時,釣到一隻白色身子,背部呈現黑色的魚,近看發現疑似是一級保育類的「長江鱘」,嚇得他馬上丟下釣桿將魚放生,事後他不放心,擔憂自己可能已經違法,甚至三度打電話給警方報備,引起熱議。
影片可見,這條大魚才剛露出水面,男子與其他夥伴驚覺不對勁,紛紛討論著「我看著有點不對勁,這魚怎麼還有黑色脊背?不會是中華鱘吧」,豈料等到魚上鉤後,證實了他的猜想,真的是釣到了國寶中華鱘。部分網友則說,該魚可能不是中華鱘,而是更珍稀的長江鱘。
男子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在這片水域釣魚,得知釣到不該釣的保育類後,馬上解開魚鉤,小心翼翼地把魚放回水中,事後不放心,還打了三通電話給警方報備。對此,警方回應告知誤釣並及時放生,無需承擔相關責任。
相關漁政工作人員事後到場稽查,表示這條魚極可能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鱘」的罕見變異體,這類中華鱘白化個體在自然界中出現機率不到百萬分之一。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是一種屬於硬骨魚綱鱘形目鱘科鱘屬的大型江海洄游性魚類,主要棲息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地區,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華鱘。圖/翻攝自微基百科
中華鱘。圖/翻攝自微基百科
中華鱘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是研究魚類和脊椎動物演化的活化石,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鱘並稱為中國的「水中國寶」、「水中大熊貓」。
此外,另一種類似的魚種「長江鱘」,原名達氏鱘(學名:Acipenser dabryanus),多生活於長江上游幹流流水環境,其體長可達2.5米,其背部呈藍灰色,腹部白色,有五條盾板。
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名錄顯示,達氏鱘因未能發現除增殖放流種群外的幼魚而被評估為野外滅絕。
長江鱘。圖/翻攝自微基百科
長江鱘。圖/翻攝自微基百科
與兩者相似卻已滅絕的「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又名中國劍魚、劍吻白鱘,因葛洲壩和三峽大壩的建設,以及1970年代過度捕撈,已在2022年7月21日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宣布滅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