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拍電影拍到險失明!《人生海海》廖克發揭父親走私童年 一個惡夢轉變創作心情
廖克發坦承,《人生海海》中爸爸帶著兒子當作去新加坡藉口,實際是為了走私香菸賺價差的部份,是他童年的真實經歷。董孟航攝

專訪/拍電影拍到險失明!《人生海海》廖克發揭父親走私童年 一個惡夢轉變創作心情

mirror-daily-logo

2025/11/21 06:45:00

記者:

田瑜萍

《人生海海》透過馬來西亞三代華人的故事,探討了離散、尋根的議題,其中多數源自導演廖克發的親身經歷,廖克發接受《鏡報》專訪透露,小時候父親為了生計從馬來西亞走私香菸到新加坡,帶著他掩人耳目,就算不想,「我爸媽會拿籐條打我,要我去做,因為我是家裡的一份子,必須分擔。」
廖克發祖輩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從中國大陸來到馬來西亞,但到了廖克發父親這代,日子好像沒有比較好過。父親會將香菸藏在汽車輪胎中,走私到賣價較好的新加坡,他笑說有時候很想問問祖輩靈魂:「到底怎麼搞的?不是你們要來的嗎?來了怎麼還搞到這樣!」

拍紀錄片遭列禁片後大病 廖克發獨自住院

陳雪甄與《人生海海》導演廖克發認識10幾年,看著廖克發創作之路充滿了窘迫與孤獨,常忍不住想幫他一把。來自馬來西亞的廖克發,曾拿出自己所有積蓄拍片,再想辦法去參加各國影展,「拍完片回來,發現自己的錢都花光,結果房租繳不出來,沒地方住。」
他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在外面闖失敗就可以回家的人,因為「沒有地方給我回家」,他也不會打電話給家人,免得讓遠方親人難過,「我說了只會讓他們勸我回家。」他承認,陳雪甄是他「救援名單上」前三名,陳雪甄卻說:「你幾乎沒跟我開口過啊?」
20251110^MHMD^導演廖克發_陳雪甄_攝影董孟航058_2025-11-21.jpg
廖克發不喜歡向人開口,自己救援名單前三名,陳雪甄是其中之一。董孟航攝
廖克發透露,在拍完描述馬來西亞共產黨的紀錄片《不即不離》後,他生了一場大病,無法控制眼睛看左看右。當時醫生懷疑他腦部有腫瘤,甚至可能中風,要他排隊做核磁共振。他連家人都沒通知,獨自住在台灣醫院裡。

陳雪甄是救援名單前三名之一 不計較片酬共同創作

廖克發坦言:「我個性是我不喜歡讓大家知道。」而陳雪甄是他唯一透露自己消息的朋友,「她帶著晚餐來看我,我那時候眼睛還被遮著,她看我這樣哭了,但也因為沒辦法做什麼,只能就這樣離開。」
等到檢查報告出來,確認腦部沒問題,廖克發才打電話告知遠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家人,妹妹一聽就在電話那頭哭泣,廖克發說:「告訴家人能怎麼樣?何必呢,就自己想辦法撐一撐。」
陳雪甄第一部電影短片,就是廖克發執導的《鼠》。陳雪甄形容,他們之間是「不計較片酬」的共同創作關係。廖克發坦言,他會像朋友一樣,很早就將劇本丟給她,詢問她劇本好不好看、有沒有興趣演。
20251110^MHMD^導演廖克發_陳雪甄_攝影董孟航045_2025-11-21.jpg
廖克發有了小孩以後,雖然因為無形的經濟壓力作惡夢,卻也讓他調整了創作方向。董孟航攝

身為人父作夢嚇醒 孩子出生轉換想法

而《人生海海》故事劇情有許多來自他家族或親身故事,劇中陳雪甄的曾曾祖父為了更好的生活,從中國到馬來西亞打拚,卻不敢吃榴槤,怕自己被漢人祖先拒絕「認祖歸宗」,廖克發坦言這次的創作,有他身為人父後的轉變,陳雪甄也說廖克發在當了父親以後,有比較放鬆!
「小孩還是Baby的時候,我一隻手抱著他、一隻手打這個劇本。那時候面對更多的生活問題、經濟問題,然後同時要兼顧創作。我記得那時候我做了個噩夢,夢到我小孩已經會走路了,然後有一天我牽著他在公園散步,我兒子突然轉頭跟我說:『爸爸,你拍的片要有人看得懂吧!』。」
廖克發坦言,那應該是一種「爸爸,你要養我喔」的壓力,當時他就這樣被嚇醒。「我過去也許會把藝術想像成是一種很精英、很高階的東西。但我結婚生小孩的這些人生歷練,讓我看到也許一般人也能把自己的苦難、悲痛,換成美好的某些東西,這不也是藝術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