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天氣如何?
氣象專家吳德榮今(21)日在「洩天機教室」專欄指出,最新觀測資料顯示,台灣上空出現鬆散的中層雲,迎風面有低層雲通過,給北海岸、東北部局部地區帶來短暫降雨。根據最新歐洲模式(ECMWF)模式指出,今、明(21、22日)2天迎風面水氣偏少,但仍有局部短暫雨的機率;背風面則多雲時晴。
氣溫部分,吳德榮表示,今日北台略偏涼,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涼;今日各地區氣溫為分別為北部17至24℃、中部16至27℃、南部15至28℃、東部16至27℃。
吳德榮引述最新模擬模式指出,下週日至週一(23、24日)各地晴到多雲、天氣穩定,白天舒適偏熱、早晚涼,東半部偶有局部零星雨,直到24日晚間起有一小股東北季風增強南下,作為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降雨機率上升,北台氣溫下降。
吳德榮接著表示,下週二(25日)下午起,東北季風轉為乾冷,各地轉為晴朗,氣溫回升、早晚偏涼;下週三、四(26、27日)東北季風已開始減弱,各地天氣維持晴朗,氣溫回升、早晚仍涼。此外,吳德榮還透露,各國模式都顯示,下週南海可能有熱帶擾動發展,預測路徑西進南海,但距離遙遠,目前無法影響台灣。
11月還有颱風是正常的嗎?
氣象專家林得恩則在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說明,輕生11月仍屬颱風季尾端,平均每年仍有1、2個颱風生成,因此並非異常現象,這是因為11月西北太平洋仍有26至29°C的溫度,只要海溫高於26.5°C,就還是能供給颱風發展所需能量。
林得恩也表示,11月正值東北季風增強時期,但太平洋高壓勢力仍未完全退場,秋季季風轉換期的大尺度環流,使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仍有強季風輻合帶,再加上全球暖化促使海溫上升,容易觸發熱帶擾動生成,使颱風季有變長趨勢,才會讓大家覺得「11月有颱風的機率變高」,但並不代表今年天氣特別異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