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額借款到千萬債務 放貸人「2招」設陷阱
根據陸媒報導,警方透露,2023年留學返鄉的小葉原本希望創業,偶然間接到貸款電話,符合她的資金需求,於是借款13萬元(折合台幣約57萬元),但扣除手續費與利息後,實際到手僅8萬元(折合台幣約35萬元)。不久,另一家貸款公司主動提出「先幫你還款」,小葉再借30萬元(折合台幣約132萬元),用於償還前次借款,但到手僅5、6萬元(折合台幣約22至26萬元)。
隨後透過5家貸款公司及11名放貸人,利用「轉單平帳」、「以貸還貸」兩大操作,欠款快速累積,最終金額高達1260餘萬元(折合台幣約5550萬元),使得小葉最終不得不抵押名下近千萬元房產還債。
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何某、吳某、付某等人,以成都一住房租賃公司作掩護,長期從事非法高利貸業務,犯罪集團以借款人房產為擔保,簽訂虛假房屋租賃託管合約,並以「租賃違約金」名義收取年息高達180%的非法利息。該案涉及受害者超過200人,非法出借資金總額高達4900萬元(折合台幣約2億元),成都高新公安於今年11月11日晚成功收網,抓獲何某、吳某、付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示警:這類套路貸具有「兩大特徵」
其一,受害者多為年輕人,喜歡超前消費;其二,犯罪集團涉及多省市犯罪人員。通常以房屋、租賃為掩護,表面為正常租賃業務,實為放貸行為,隱蔽性強。若借款人無力還款,不會暴力催收,而是採取法院訴訟手段,迫使借款人抵押或低價出售房產。
個人財務與消費習慣成陷阱
小葉在事件中損失了一棟近千萬元房產,總損失超過千萬,據她向警方供述,借款資金主要用於購車、醫美、旅遊及奢侈品消費,曾前往新加坡、韓國等地旅遊。成都高新公安提醒,許多年輕人因有房有車且消費觀念超前,容易被虛假租賃或低利貸款所吸引,陷入債務危機。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惕、遠離不法貸款仲介,以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