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白指出,不論是DRAM或NAND Flash,都觀察到強勁的缺貨趨勢,且缺口可能比業界原先預估的更為嚴重。DRAM缺口將「非常非常缺」,而NAND Flash的缺貨情況也將比原先預期更甚,主因是上游廠商將部分 NAND 產能調整轉移到DRAM,加上HDD(硬碟)的缺口將由SSD填補。在價格走勢上,他預期往後看兩季至三季,合約價都會持續往上,現貨價更早已「漲翻天」。其中,DDR5漲幅預估會比 DDR4 更大。
這波短缺的主要推手是 AI 帶動的強勁需求,尤其是CSP這些國際大廠的剛性需求。陳立白透露,CSP大廠下的訂單價值最高,且是基於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優先級最高,但實際能拿到手的數量,可能連開口要的三成都不到。在CSP搶貨的排擠效應下,包括手機、PC、網通等傳統電子大廠的供應鏈全部吃緊。他提到,台灣電子大廠能拿到的貨量,僅約為一年以前的五成到七成,多數廠商只能拿到過去一半的貨。
陳立白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因記憶體極度短缺,業界的採購模式已經徹底改變。過去由二把手或三把手出面洽談採購,現在是台灣電子大廠的董事長或CEO親自帶隊,飛往韓國、美國,直接面對上游供應商。
他笑稱,現在的採購代表不是去求貨,而是「去跪求」,希望多要到一些貨以保住工廠產能。由於供應緊繃,除了少數動作快的 CSP 大廠能簽到一年或一年以上的長約外,其他客戶基本上「簽不到約」,許多客戶只能退而求其次,變成每個月和供應商談判。陳立白透露,現在「有半數的時間是在道歉」,因為無法滿足所有客戶的訂單。
面對市場的劇變,威剛雖然預期出貨量難以再創新高,但透過 ASP(平均銷售單價)的大幅提高,預期明年業績成長仍有機會達到兩成以上。威剛的策略性採購行動已見成效,目標在明年第一季以前持續累積庫存量。同時,為了應對下半年的不確定性,威剛的內部策略是「貨要省著點賣」,優先支持長期策略性和主力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