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發出新聞稿表示,賴清德寫給《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投書於美東時間25日刊出,投書中表示政府會持續提升國防投資,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堅定決心,包括一項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特別預算案。
賴清德說,40多年來,在1979年《台灣關係法》與雷根總統「六項保證」所建立的堅實基礎上,台灣與美國持續攜手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雙方共同認知,守護印太區域的自由與繁榮,依靠的是明確的立場與強大的實力。
賴清德指出,時至今日,這些原則仍至關緊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所未見的武力擴張,伴隨著在台海、東海、南海及印太地區日益升高的挑釁行動,均彰顯和平與穩定的脆弱性。北京以武力改變現狀的意圖也更加昭然若揭。
賴清德表示,台灣致力於維繫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即使中國人民解放軍持續侵擾台灣鄰近區域,並在從日本延伸至菲律賓群島的第一島鏈進行試探性軍演,台灣始終保持冷靜及穩健,並堅決應對各項威脅和挑戰。
賴清德續指,這堅持反映在台灣大幅提升國防預算的計畫上。隨著北京的壓力日益加劇,台灣近年國防預算已呈倍增之勢,預計明年將達到GDP的3.3%,他將承諾於2030年前提升至GDP的5%,此將為台灣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
賴清德說明,為配合這項努力,台灣政府將於近期提出一項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特別預算案,以強調對捍衛臺灣民主的承諾。其中這項計畫不但會向美方採購新型武器的重大軍購案,也會著重於提升非對稱戰力,將為北京的軍事考量中,增添更大的成本及變數。
賴清德也說,展望未來,台灣也將投資尖端科技,以及擴大台灣國防產業的基礎。透過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將利用台灣製造業的優勢來強化國防產業供應鏈及加速先進系統的部署,並及時應處新興威脅,而這同時將為國內外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
賴清德指出,其中,他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有效攔截解放軍飛彈、火箭、無人機及戰機威脅的防空系統。另結合其他人工智慧驅動及無人化平台,在創新與科技的加持下,這些戰力將使台灣達成無懈可擊的願景。
此外,賴清德說,將擴展國內外各項協調工作。去年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提升政府、軍隊及公民團體之間的合作,以提高社會全體在面對人為及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相關的整備仍將持續強化。
提及兩岸,賴清德認為,唯有提高中國升溫情勢必須負擔的代價,同時降低情勢緩和的門檻,兩岸穩定才會更有保障。衝突的風險成本必須永遠大於追求和平的代價,而這項原則體現在他推動的國防改革步伐,以及他維護兩岸現狀的堅定決心上。
賴清德表示,在民主和自由不可退讓的原則下,他會持續尋求兩岸透過對話化解分歧,而非建立在部分人士期待的一廂情願幻想上。「我們會確保臺灣的安全與主權是透過穩健與果決的行動來守護」。
賴清德說,美國總統川普與前總統雷根都深刻理解「實力帶來和平」的重要性。站在民主前線的台灣,始終夙夜匪懈地奉行此一理念。即使責任重大,台灣具有堅定的決心。「我們深信,只要與美國及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和平必將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