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提問階段,賴清德談及《財劃法》,他先是細數過去幾年來台灣經濟成長情況,指出前總統馬英九8年任內平均年經濟成長率2.8%;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年經濟成長率3.2%,股市從8千點上漲到2萬3千多點、成長155%;台灣今年經濟更是有明確成長,包括去年第4季成長率4.84%,今年第1季5.48%、第2季8%、第3季7.6%,今年整體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6%左右。
賴清德表示,經濟成長率增加,國人平均所得也會增加。現在國人平均所得3萬8千多元美金,比日韓還高。經濟如果持續發展下去,大概在明、後年國人平均所得就會超過4萬美金,這樣自然而然增加稅收。
賴清德提到,蔡英文總統任內每年稅收都有剩餘,1千多億、2千多億、數百億,累積有數千億元之多,蔡任內不僅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也推動各項建設,投資許多社會照顧,包括0到6歲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公立私立免學費,私立大學學費補助、長照2.0等等。「如果《財劃法》是合理的中央地方財政分配,未來中央會有能力去推動國防建設,國家建設經濟發展,以及對人民的照顧。」
話鋒一轉,賴清德說,在野黨兩次《財劃法》修法,第一次從中央搬走了4165億元,讓明年中央總預算不得不舉債3千多億元;第二次修法又從中央拿走2千多億,若按照第二次在野黨修法的版本,中央勢必要舉債5千多億,也會違反《公債法》。
賴清德呼籲,希望行政院跟立法院、朝野黨團能進一步協商。在野黨不能明知政院版本要送出,卻直接逕付二讀、強行表決,沒有經過討論和社會溝通,沒有採納行政院的意見,這樣版本很難推動,對國家整體發展不利。
賴清德說,希望立法院朝野黨團,還有立法跟行政繼續協商《財劃法》,特別是行政院版本《財劃法》已經送到立法院,應交付委員會討論,然後討論出一本新的《財劃法》,既能保持中央力量,也能落實地方自治,這樣對國家、對每一個縣市人民都是好的。
賴清德示警,今年丹娜絲颱風來襲,立法院通過特別預算,對於花蓮堰塞湖災情又通過特別預算,台中非洲豬瘟的疫情爆發也需中央協助。如根據立法院第二次修正通過的《財劃法》,中央未來對於救災都會出現困難,遑論對人民的進一步照顧、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家進一步建設,或者是保護我們國家、提高國防預算。
賴清德喊話,希望立法院不分朝野,能基於國家整體利益,還有每一個人民的福祉,重新坐下來好好討論《財劃法》,這個才是對國家真正有幫助的。如果能討論出合理的《財劃法》,國防特別預算不會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