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前《壹週刊》社長轉念收郵件 意外拆穿台灣壹傳媒1.05億幽靈本票陰謀

|即時

幕後/前《壹週刊》社長轉念收郵件 意外拆穿台灣壹傳媒1.05億幽靈本票陰謀

mirror-daily-logo

2025/07/10 12:30:00

記者:

王吟芳

台灣《蘋果日報》、《蘋果新聞網》2021年停刊熄燈後,香港壹傳媒清盤人委任台灣會計師薛又瑋負責後續清算業務,自此台灣壹傳媒集團大小章都由薛接管。去年冒出3張幽靈本票案時,前《壹週刊》社長邱銘輝因仍掛名壹傳媒出版分公司代表人身分,意外收到郵務通知後到派出所領取本票裁定,才拆穿預謀搶奪台灣壹傳媒資產的騙局,讓幕後黑手無法得逞。
香港壹傳媒集團2021年間遭港府政治迫害強行關閉,創辦人黎智英被捕入獄,台灣壹傳媒集團部分包括《壹週刊》、《蘋果日報》(後改為《蘋果新聞網》)、壹本便利等公司,則由香港清盤人指定台灣會計師薛又瑋執行清算與處分財產。
但因《壹週刊》、《蘋果日報》累積20年的採訪資料等內部文件與資料庫,被外界認為有國安疑慮,一旦落入香港政府手中,後果不堪設想,當時陸委會曾發聲明強調,薛所做的任何處分,台灣政府都不會承認其法律效力,蘋果資產的後續處理,表面上似乎因此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況。
強制執行狀_2025-07-10.jpg
一紙郵務領取通知竟隱藏2,000萬債務。

一紙郵務通知貼門口 價值高達2,000萬

直到去年11月,壹傳媒出版台灣分公司掛名負責人、前《壹週刊》社長邱銘輝,發現家裡信箱外被貼了一張郵務通知,原本無意理會的他,數天後突轉念去派出所領件,打開一看竟是有人對停刊多年的《壹週刊》提出高達2,000萬元的本票裁定。
裁定書記載,一家名為「喬富資本控股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一張壹傳媒台灣分公司於2020年10月9日開立的本票,票載金額2,000萬元,到期日為2022年6月30日,已經由法院形式審查無誤,裁定准許喬富資本控股公司可對壹傳媒出版台灣分公司(即壹週刊)聲請強制執行2,000萬元資產。
按法律規定,若邱銘輝在10天寄存期間未領取文書,寄存送達將在寄存期間屆滿的隔天開始生效;換句話說,若邱銘輝根本不去領,送達效力仍會發生,一旦送達效力發生,提起抗告及確認債權不存在訴訟的時效也同時起算,錯過時效等於承認這筆2,000萬元的債務,後果非常嚴重。

前《壹週刊》團隊先反擊 在台清算人跟進

「問題是《壹週刊》早在2020年2月29日停刊了,這張本票怎會是在停刊半年多後才開立呢?」邱銘輝懷疑有鬼,緊急聯絡昔日集團法務人員,才得知不只《壹週刊》收到本票裁定,集團旗下《蘋果日報》與壹本便利公司也都收到本票裁定,合計金額高達1.05億元。其中《壹週刊》掛名負責人是邱銘輝之外,另兩家公司掛名負責人則為葉一堅。
據了解,當時台灣壹傳媒集團熄燈後,原有數名留守高層負責處理後續業務,但薛又瑋接管後,高層們陸續交出公司印鑑等資料,另謀出路維持個人生計。葉一堅收到的2張本票裁定均由薛負責處理,邱銘輝則因《壹週刊》較早停刊,未與薛有過交集,改透過昔日法務協助緊急採取必要法律手段,隨後薛又瑋也委任律師跟進提出聲明異議、確認債權不存在訴訟,才拆穿這起幽靈本票騙局。
事後,台灣壹傳媒集團昔日法律顧問出面,告發3張本票持票人偽造有價證券罪嫌,直指本票裁定上蓋用的印鑑與壹週刊公司登記卡上的印鑑十分相似,「薛又瑋自2022年9月,就取得壹傳媒旗下所有公司印鑑,薛應出面說明印鑑管理狀況」,但士林地檢署數度傳喚薛又瑋到案說明,他至今仍未出面。此外,邱銘輝也寄出存證信函要求薛又瑋說明保管印鑑後迄今使用情形,並要求薛歸還壹週刊負責人公司印鑑,避免再發生訟累。
20250709台灣《壹週刊》已在2021年2月29日停刊。
台灣《壹週刊》已在2020年2月29日停刊。

法界:法院僅形式審查 未理會就得付錢

律師指出,做為民間交易常用的本票,其實存在許多陷阱,過去也經常成為詐騙集團與不肖歹徒偷搶拐騙的工具;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曾在2018年間審議《票據法》修正草案,針對本票制度的漏洞進行討論,但因當時受理本票詐騙案件佔整體比例不高,迄今仍未完成修法。
律師表示,本票裁定是非訟事件,法院只會做形式上審查,亦即確認有無發票人、發票日期、發票簽章、金額等,形式審查無誤就會核發本票裁定,且審查過程也不會通知發票人。一旦法院核發了本票裁定,經過合法送達程序後,發票人未在期限內提起抗告與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執票人就可以持確定的本票裁定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查封拍賣發票人的財產。

★本文為《鏡報》獨家報導,歡迎各界引用並明確標註來源;照片攝影版權所有,請聯繫《鏡報》取得授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