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報》目擊,金管會人員低調現身街口支付公司,由專人帶領上樓進入辦公室。據了解,此次並非例行性檢查,而是針對近日媒體報導與法院執行動作所引發的市場不安,金管會主動啟動了解機制,要求街口支付準備一系列與信託資金、日常帳務、系統運作等相關文件,希望能進一步掌握實況。
街口內部人士透露,主管機關此舉並未採取強制稽查或臨時處分,而是以溝通、了解為主,但也明白傳達「不能掉以輕心」的訊號。
對於金管會專員到場,街口支付總經理范庭甄回應,今日與主管機關有多次通話聯繫,對方非常關注相關事件發展,也希望街口方面能準備更多具體資料,向外界說明電子支付的運作制度與資金信託架構。
范庭甄坦言:「金管會的長官們很積極協助我們,請我們提供日常營運正常的佐證資料,也會再思考,怎麼對社會大眾進一步說明、消除這次的疑慮。」她多次強調街口支付營運照常,系統穩定,用戶與商戶的儲值與代收款項依舊由信託銀行全額保管,並未受到任何波及。
不過,從主管機關主動現身的時間點與態度看來,外界對街口支付是否「完全獨立於母公司糾紛之外」,仍存有疑慮。尤其街口金科涉及高達36億元的交易案,法院已啟動假執行程序,雖未針對子公司採取執行,但整體聲譽與市場信任明顯受衝擊,街口支付雖多次對外重申「依法設立、帳目清楚、制度完備」,但在資安、法遵與資金調度等層面是否能真正抵禦母公司風暴的外溢效應,金管會此次的到場行動無疑是一種「提早預防與實質監看」的訊號。
值得注意的是,主管機關動作的同時,市場已出現具體反應,3C通路大廠全國電子今率先宣布暫停街口支付服務,打響第一槍。雖街口表示正積極與商戶溝通,但業界觀察認為,一旦大型通路開始動搖,其他合作商也可能陸續轉為觀望甚至中止合作。這對於以商戶綁定與用戶回饋為主力的街口生態圈來說,將形成連鎖式壓力,儘管帳面制度合規、營運未停擺,但信心裂痕一旦成形,光靠聲明恐難立即修補。
街口支付今日仍強調其作為金管會立案的電子支付業者,依法設立信託專戶,資金不得動用於任何非業務用途,用戶資金調用權仍由本人控制,公司會持續配合主管機關進行說明與文件補件作業,也呼籲媒體勿誤導大眾、擴大謠言。
但無論是金管會到場的意涵,還是商戶與市場的後續動態,都顯示這場信任危機遠未結束,監管單位、產業鏈與民眾的眼睛,都正緊盯街口的每一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