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投票結果出爐後,賴清德晚間在總統府親自舉行記者會,回應投票結果。賴清德表示,今天台灣人民透過罷免和公投,再一次展現了民主的力量,這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對於結果我們都必須尊重接受」。
賴清德指出,他要特別感謝過去1年來,憂心國會紛擾可能衝擊國家發展而站出來的百萬人民,大家用1張又1張連署書,期待以自己的力量帶來改變,在雨中、在烈日下,都不曾停止努力,他要向各位致上敬意。
賴清德續指,民主的價值在於不同的聲音都能被聽見,國家的主人是每1位公民,這段時間台灣社會展現了守護自由民主的決心,也傳達出希望朝野能夠對話、合作、團結的期待,不論聲音大或小都是人民的心聲,身為總統他一定會誠心傾聽,銘記在心,他也希望無論在朝、在野都可以聽到百萬人民的這份期待。
關於「核三重啟」公投,賴清德說明,雖然沒有通過門檻,但這個結果他們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他也充分理解,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安全不僅僅是科學的問題,也是人民安心的問題,然而,誠如他在公投前所說的,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1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而關於核能電廠是否能夠重啟,賴清德解釋,依照今年5月修法的《核管法》,政府的立場,在程序上,有「2個必須」:第1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訂出安全審查的辦法;第2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這個辦法,進行自主的安全檢查。
賴清德喊話,他要請核安會廣納各界意見,儘快完成相關辦法,也要請台電在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並且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和風險,若符合標準依法送核安會審議。政府會堅守「3大原則」,也就是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這是他們穩健面對核能議題的堅定立場,因此,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他們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人民要的是安心、要的是穩定的供電,這都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會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讓台灣的發展更安全、更永續。
賴清德說,他上任已經1年3個月,對於政府施政不足之處,執政團隊會時時深自檢討,也必須調整改變。行政院長卓榮泰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他請辭,但此刻台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颱風和豪雨災後的復原重建還在進行,同時今年有追加預算、特別預算,也有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都在立法院審議,更有許多國家重大政策需要穩定推動。
賴清德接著說,他希望卓榮泰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和他們一起守住國家的關鍵任務。
賴清德指出,為了回應人民期待,執政團隊會做出「4項調整」。第1,調整隊形。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第2,調整施政順序,把重心放在「4個優先」: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並且具體落實在各項特別預算,以及政府的年度預算之中,來照顧人民生計、推動產業發展、強化經濟韌性,持續壯大國家。
第3,調整行政、立法互動。政府將堅定守護國家利益,但同時期盼朝野更多對話,不分黨派,共同守護台灣,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
第4,調整國家財政體質,國家財政的穩定才能保障世代的永續,也期盼朝野能夠進一步共尋,健全國家財政結構的方式,確保國家的長期發展。
賴清德也說,今天是823戰役勝利67週年。那年國人不分族群、不分你我,台澎金馬的軍民同心,守住金門和台灣,今天的挑戰雖然不同,但需要的團結是一樣的,唯有團結一致,大家才能夠守護國家,確保台灣珍貴的民主與自由。他會以823的精神為鑑,和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共同攜手努力,讓台灣走向更民主、更安全、更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