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連日高燒40度、口腔全潰爛 竟是「生雞蛋」惹的禍
女童連日高燒40度、口腔全潰爛,竟是「生雞蛋」惹的禍。示意圖/Freepik

|即時

女童連日高燒40度、口腔全潰爛 竟是「生雞蛋」惹的禍

mirror-daily-logo

2025/08/25 11:57:00

編輯:

陳琮文

一名女童高燒40度,且連燒好幾天,不僅扁桃腺化膿,連口腔也嚴重破洞,進一步檢查竟驗出「沙門氏菌」。對此,感染科醫師李韋辛警告,千萬不要讓小朋友碰到生雞蛋,降低遭感染風險。
李韋辛分享案例,一名女童前來看診時已經高燒40度,檢查發現雙側的扁桃腺也已嚴重化膿,當下擔心是遭細菌感染,於是開立抗生素讓孩子服用,不過發燒狀況依舊沒有改善,於是媽媽帶著孩子進一步到南部醫學中心的急診檢查。
女童後續篩檢流感、腺病毒、A型鏈球菌抗原全部呈現陰性,發燒狀況一度有退下來,但幾日後仍陸陸續續出現發燒症狀,整個口腔更嚴重破洞,導致無法進食。李韋辛表示,主治醫師通知媽媽,表示女童的血液培養出現「沙門氏菌」,要求孩子趕快回醫院住院,才讓整個病情有轉機,不過女童並未出現任何消化道症狀,也讓他感到不解。
李韋辛指出,沙門氏菌通常和不清潔的食物有關係,詢問家屬後表示並沒有讓女童吃到生食或隔夜餐,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每天會替奶奶拿一顆生雞蛋餵家裡的狗狗吃,推測可能是拿完生雞蛋後沒有洗手,就把手放進嘴巴,導致大量細菌吃進肚子。
女童摸生雞蛋竟染上沙門氏菌,連日發燒整個口腔還潰爛。圖/翻攝自李韋辛臉書
女童摸生雞蛋竟染上沙門氏菌,連日發燒整個口腔還潰爛。圖/翻攝自李韋辛臉書
對此,李韋辛也警告,生雞蛋的外殼很容易有沙門氏菌,若需生食也必須經過一定的清潔程序,「不要讓小朋友碰生雞蛋(尤其是雞剛下的蛋),避免誤食細菌。」
衛福部指出,沙門氏桿菌 (Salmonella)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疾病,主要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也可能經由環境媒介或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接觸食品而產生二次污染,潛伏期為6~72小時,感染後常見症狀包含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症狀大致持續2~3天就會自行痊癒,不過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約在1%以下。
衛福部也提供5種預防方法:
  1. 加熱:於60℃加熱20分鐘即被殺滅,食品應充分加熱,並立即食用。
  2. 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交叉污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3. 注意手部衛生:處理食品之前,手部要清洗並保持潔淨。
  4. 防止病媒侵入:應撲滅或防止鼠、蠅、蟑螂等病媒侵入調理場所,也不得將狗、貓、鳥等動物帶進調理場所,垃圾應加蓋並定時清除。
  5. 被蒼蠅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切勿食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