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台灣經濟外熱內冷 房市車市雙急凍恐拖累下半年經濟
台灣房市成交量大幅降低,但供給依然處於高檔,可能出現「量縮價跌」的局面。(鏡週刊提供)

|即時

上半年台灣經濟外熱內冷 房市車市雙急凍恐拖累下半年經濟

mirror-daily-logo

2025/08/25 13:39:00

記者:

謝承學

今年台灣出口金額屢創新高,不過內需消費市場卻持續低迷,台經院指出,尤其在房市、車市方面表現不佳,可能影響台灣下半年經濟表現。
今年上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呈現顯著的「內外有別」現象。儘管AI產業帶動出口強勁成長,7月出口金額達566.8億美元,全年有望突破5千億美元,但內需市場卻面臨嚴峻考驗。台經院指出,尤其房地產與汽車市場的低迷表現,更成為拖累下半年整體消費的最大隱憂。
房市:交屋潮難挽回頹勢,量縮價跌局面恐持續
台灣房市在7月份持續處於低檔。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儘管部分地區因交屋潮,帶動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4.2%,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幅仍高達29.0%,顯示整體交易量能仍顯不足。根據台經院的調查,不動產業者對景氣的看法極為悲觀,有高達81.8%的廠商看壞當月景氣,對未來半年景氣持悲觀態度的比例也高達77.3%。
這波房市低迷,主要歸因於政府的打炒房政策與信用管制措施。儘管預售市場成交量大幅減少,但房市供給量仍處於高位,供需失衡的壓力恐將進一步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價難以回到過去的高峰,未來半年市場很可能持續呈現「量縮價緩跌」的局面。
車市:關稅不確定性成最大變數,民眾轉為觀望
與房市同樣低迷的,是台灣的汽車市場。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指出,台灣今年的消費低迷與川普的關稅政策有關。由於川普政府的關稅考量,讓台灣可能調降進口汽車關稅,導致民眾普遍選擇觀望。
這種等待降價的預期心態,直接導致汽車買氣急凍。數據顯示,1到7月的汽車掛牌數衰退了兩成多。由於汽車消費在整體零售業中佔比不小,汽車銷售的下滑也連帶影響了整體零售業的表現。專家指出,如果將汽車消費納入計算,台灣的整體消費成長將呈現負數,這也凸顯出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保守,進而影響了非必要性的高價消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