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中暑?
- 檢查尿液顏色
杉田正明提醒,預防中暑的關鍵在於避免核心體溫過度上升,因此必須確保水分補充充足,而人體大約有60%至65%的重量都是水分,因此最簡單的「是否攝取足夠水分」判斷方式就是觀察尿液顏色,若呈檸檬水色,表示水分攝取足夠;若接近蘋果汁的顏色,則代表水分不足。
建議民眾可在每天早晨起床如廁時檢查尿液顏色,若顏色偏深,就代表應該立即補水,否則容易陷入脫水狀態。不過杉田正明也強調,切勿因為擔心脫水而在睡前多喝水,以免夜間因為尿意頻繁起床,影響睡眠。
- 攝取成分接近汗液的水分
流汗不只是水分流失,也包括其他鹽分、礦物質,若只是補充白開水,容易造成體液稀釋,導致「水中毒」。杉田正明建議,平時補充水分可選擇含0.1至0.2%鹽分與2至2.5%糖分的飲品,但市售運動飲料含糖量大多落在4至8%,因此可將其稀釋後飲用,再補充一點鹽分,以防鈉離子不足。
- 降低深部體溫
核心體溫上升過快,會導致腦部血流不足,引發頭暈、認知下降。根據美國《應用生理學期刊》的一項實驗指出,運動前先「預冷(Pre-cooling)」可延長持續運動的時間,例如泡冷水澡、手腳浸泡在10至15℃的冷水裡、飲用冰沙狀飲料,或使用冰袋與冰背心等,一般人若長時間外出,也可透過喝冷飲或回家後沖冷水澡來降溫。
- 冷卻「AVA」部位
人體的手掌、腳底與臉頰存在「動靜脈吻合(AVA)」,是釋放熱量的重要區域。研究發現,為這些部位以10至15℃進行冰敷,降溫效果更高於頸部或腋下。一般民眾可用毛巾包住冷凍寶特瓶,外出時也能達到降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