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動症其實不算少見,盛行率約在11%到16%之間,而且會隨著年齡上升而增加。常見症狀包含尿急、頻尿、夜尿,甚至還會出現「急迫性尿失禁」,還沒走到廁所,尿液就先漏出來。醫師提醒,這不只是生活上的小困擾,嚴重時會影響睡眠、工作、社交,甚至減少性生活。
振興醫院泌尿部微創手術科主任蔡昇翰表示,診斷膀胱過動症前,必須先排除感染、結石或泌尿系統腫瘤等其他疾病,確定是膀胱本身「太敏感」,才會一直想收縮,讓人頻頻想尿。
他指出,醫師會利用「膀胱過動症症狀評估表」(OABSS)來評估嚴重度,3至5分為輕度、6至11分為中度、12分以上則是重度,小西就是屬於重度。
治療方式依照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成3大方向。第一是「生活型態調整與膀胱訓練」,建議患者出門或睡前少喝水,避免咖啡、茶、酒精等刺激性飲品,也可以嘗試「延遲排尿」,當有尿意時轉移注意力,先忍個5到10分鐘再去廁所。
第二是「藥物治療」,像是抗膽鹼藥物或乙型促效劑,可以幫助放鬆膀胱,減少過度收縮,但若出現解尿困難,必須回診調整藥物。第三則是「進階治療」,包含膀胱肉毒桿菌注射、神經調節療法,或進一步的手術處理。
小西在接受生活型態調整與藥物治療後,夜尿情況明顯減少,終於能睡上整晚,白天也不用再一直找廁所。醫師提醒,若有頻尿、尿急或夜尿困擾,不要默默忍耐,及早就醫才能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