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MW綠電+105池海味 七股光電案場成了「文蛤樂園」?
打造兼具發電效能與生態價值的再生能源設施,才能穩健推動產業與地方的永續發展。圖/三地能源

|即時

172MW綠電+105池海味 七股光電案場成了「文蛤樂園」?

mirror-daily-logo

2025/09/12 06:45:00

記者:

陳宏銘

台南七股是台灣最大的漁電共生案場所在地,但引發了許多爭議,問題出在靠天吃飯老漁民有心養魚卻無力養,光電開發商沒有珍惜老天賞飯吃的養魚發電機會,原本可以互蒙其利,才頻頻成了不光彩的事。這次三地能源也來嘗試,並且由自家養殖團隊與在地養殖戶吳先生共同合作,文蛤養殖池順利迎來首次的採收。
漁電共生的開發商應該重視老天賞飯吃的真正含意,而非投機炒作,因此三地能源自家設立的養殖團隊,選擇與擁有十餘年文蛤養殖經驗的吳姓養殖戶合作光電漁塭案場養文蛤。文蛤是水質監控專家,對水質變化很敏感,如果不認真養殖,只想蓋光電,牠們就死一片給你看,對養殖戶來說,漁電共生也是很大的收成風險,除非光電開發商提供的利益遠高於養殖收益,否則風險極大;而這可從歷年產能數據加以監控。
三地能源表示,與吳姓養殖戶合作的光電文蛤養殖池,是自2024年底投放文蛤苗,歷經約8個月的培育成功收成,證實了太陽光電與水產養殖不僅能共存,更能相輔相成創造永續發展。聽了三地能源自有養殖團隊的規劃,吳姓養殖戶決定要做給大家看,他說:「用實際養殖結果證明這條路走得通。」
20250912七股光電案場成了「文蛤樂園」?
打造兼具發電效能與生態價值的再生能源設施,才能穩健推動產業與地方的永續發展。圖/三地能源
自轉型投入養殖以來,吳姓養殖戶透露,每年皆依法向公所辦理養殖登記,政府在推動光電發展的同時,應該優先保障真正從事養殖的漁民,建立與實質養殖狀況相符的審查與管理機制。三地能源董事長鍾嘉村表示:「我們不只是建置光電案場,而是與養殖戶共同寫下與土地共生的故事。池文蛤只是起點。」
三地能源目前於台南七股地區開發中的太陽光電案場,總設置容量預估達 172MW,涵蓋場域面積約245公頃,計畫為台灣供應近50億度綠電。案場實際養殖池數超過105池,養殖團隊計劃養殖物種涵蓋文蛤、白蝦、牡蠣、虱目魚、石斑魚、金目鱸、黃金鯧等多元種類。
將導入AI養殖技術、水質監控系統、光和發酵菌與蛤苗成長追蹤等生態輔導措施。亦在規劃申請產銷履歷認證,推動養殖品項商品化與品牌化,建立完整的價值鏈體系。這意味著養殖體系將更繁複,養水蓄水池、進水池、排水池、岸型光電板、水面型光電板如何固堤並確保養殖效益?又該如何做好防颱?三地能源都須事先與養殖戶充分溝通並規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