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無人機AI影像晶片自主研發起飛 三年拚搶10億元市場
海華科技+台灣希望創新聯手打造國產先進無人機AI影像模組。圖/海華科技

|即時

台灣無人機AI影像晶片自主研發起飛 三年拚搶10億元市場

mirror-daily-logo

2025/09/24 06:45:00

記者:

陳宏銘

經濟部所支持的「無人機關鍵晶片及模組自主開發研發補助計畫」,這次集中在AI影像晶片與低成本飛控板上,它們像似人類的大腦、視網膜、眼睛、反射神經,在無人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次獲得補助的AI影像晶片模組案的廠商,不僅多、而且不乏上市櫃廠商。
過去,紅色供應鏈切入市場早,挾強大市占與成本優勢下,台灣廠商在這塊沒有太多著墨。現在不同了,在無人機產業市場空間一騰(分成紅色和非紅供應鏈)一造(軍工、未來多場域)出來後,台灣能盡情發揮在晶片設計、製造上的優勢。切入AI影像晶片模組,獲得經濟部補助的海華科技(3694)+台灣希望創新(8033雷虎是大股東),合作視覺導航及追蹤演算法暨相機模組開發;中光電智能機器人(5371中光電100%持股子公司)主導、和芯鼎科技(6695)共同打造無人機視覺避障與高畫質空拍功能;英濟(3294)則專精在無人機AI影像處理及辨識開發。
由海華科技+台灣希望創新團隊取得在「視覺導航、追蹤演算法暨相機模組開發計」畫補助,計畫裡,將採用聯發科Genio 720晶片,開發出具備高精度與抗干擾能力的AI影像平台。預計這個AI影像晶片平台將可廣泛應用於災防、智慧物流等領域,研發投入逾2億元,並同步展開國際專利布局。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主導下,將與芯鼎科技攜手打造台灣第一台量產的AI影像晶片平台,主打一個能高畫質拍攝又擁有全向避障功能。使用6奈米製程,可支持最高100MP像素、8K錄影,整合ISP(影像信號處理器)、NPU(神經網路處理器)和GPU(圖形處理器),AI算力可擴充至100+TOPS以上,能實現全向避障與異質感測融合,實際成果出來後,將優先應用在警察、國防,減少對中國製無人機依賴,預估三年內,這個產業規模能攢進台幣10億元。
運用英濟的智慧影像辨識新技術,可將雷射掃描與熱成像,再結合成多功能智能載具,適用於安保、倉儲、消防、救難、農業等多種場景。它能快速掃描環境並做出判斷,相當於多了一個守護天使,不僅改善作業效率,也能降低人員風險。利用英濟的光機電技術,也將推動台灣精密製造產業升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