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矽盾成談判籌碼?盧特尼克放話:美國自給自足才能保護台灣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表示,讓美國在晶片上有足夠產能才能保護台灣。(翻攝自盧特尼克X)

|即時

拆矽盾成談判籌碼?盧特尼克放話:美國自給自足才能保護台灣

mirror-daily-logo

2025/09/29 11:21:00

記者:

謝承學

台灣長期以來視為國家安全命脈的「矽盾」,正迎來最嚴峻的挑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於日前拋出震撼言論,顛覆了傳統觀點,他直言,唯有美國本土擁有充足的晶片產能,才是保護台灣的根本之道,並明確要求最終達成美國與台灣各製造五成美國所需晶片的「產能平分」目標,而這可能正是美國和台灣經貿談判的重要籌碼。
傳統的「矽盾」戰略核心在於:台灣在全球先進晶片供應鏈中佔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任何對台動武的企圖都將引發全球經濟災難,從而嚇阻潛在侵略,並確保美國等盟友的協防。
然而,盧特尼克在接受媒體專訪中是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論點。他指出,在中國已明確表態威脅台灣的狀況下,台灣掌握全球95%的先進晶片,對美國而言反而是個巨大的安全威脅。「當衝突發生時,我們如何取得這些晶片來保護台灣?難道要搭飛機或坐船冒險運過來嗎?」
他強調,真正的安全保障,來自於美國自身的供應鏈韌性。「倘若我們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要怎麼自保?」這一席話,等同將「矽盾」從台灣的護身符,重新解讀為可能拖累美國援助台灣的戰略風險。
盧特尼克的談話,被市場解讀為川普政府對台政策最嚴厲的一次攤牌。他毫不諱言地將美國的軍事保護與台灣的半導體產能直接掛鉤。
「如果要我們繼續保護你(台灣),你就得幫我們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他更將此形容為「川普政府的魔力」,讓台灣認知到,固守95%的產能雖然看似有利,但在地緣政治現實下,配合美國建立本土供應鏈,才是維繫雙方關係的唯一選項。
川普政府已設下明確時間表:盧特尼克誓言在其任內,要將美國本土的晶片製造佔比從目前的2%大幅提升至40%,並估計這項宏大的供應鏈重組計畫需要高達5000億美元的投資,而「這需要台灣的參與,並且同意參與」。
面對美方劃下的「產能各半」紅線,台灣政府的談判團隊無疑將面臨巨大壓力。過去引以為傲的「矽盾」,如今卻可能成為被迫讓步的籌碼。
盧特尼克最後預告,美台「很快就會」達成一項重大的關稅貿易協議,並著手解決此事,似乎暗示這場攸關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與國家安全的談判,已箭在弦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