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對算力飢渴程度已經超乎美國四大一線CPS業者,不僅透過星門計畫Stargate規劃要在美國6座大型資料中心之外,也將插旗阿聯、英國與挪威。
為了提高算力,OpenAI又公布最新的合作對象:超微。雙方共同宣布,OpenAI 計劃在未來數年內部署總計耗電總規模將達6GW的超微GPU,並規劃在2026 年下半年展開第一個1GW的部署,將使用超微訂於明年下半年推出、為資料中心AI需求打造的最新GPU MI450。OpenAI與超微透露,雙方早自超微第一代資料中心用GPU MI300X、第三代MI350X,就已經展開合作。
而為了讓雙方能夠「對標」,超微與OpenAI的合作不是採購GPU而已,雙方共同宣布,超微將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普通股認股憑證,分批歸屬條件與部署規模、技術里程碑以及超微股價表現掛鉤,若OpenAI全部執行,將取得約10%超微股權。
而其他與交易內容相關的訊息方面,雙方都沒有透露實際的交易金額,OpenAI僅說明規模達數十億美元,超微則指出,這筆協議可望為公司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並對未來營收與獲利成長構成重大推力。
對比於OpenAI日前與輝達的合作,輝達得投資OpenAI共1000億美元、讓OpenAI有錢買輝達的GPU,雙方也不過才簽訂10GW的訂單,OpenAI與超微的合作,OpenAI卻將投資超微股權,超微卻與OpenAI一口氣簽下6GW的訂單量,以目前資料中心用於AI訓練與推論的GPU市場規模,可能最多只有輝達的一成來說,OpenAI對超微GPU的「背書」,可說相當賣力。
超微的MI系列GPU效能略遜於輝達,也還沒有像輝達一樣,已經打造出整合開發環境、開發工具與軟體生態系的CUDA,讓超微只能先透過價格來強化競爭力,台灣供應鏈透露,同一代的產品,超微的價錢約只有輝達的7、8折左右,接單狀況是「緩慢卻穩定的成長」,顯然超微的低價策略、客戶以此提高與輝達談判時的籌碼、擺脫輝達的箝制,已經成功吸引一些客戶買單。
由於這筆生意對超微資料中心用GPU業務來說,將是一股不可多得的推動力,加上外界傳出,OpenAI認股憑證部分批次更與超微股價達到600美元時掛鉤,代表OpenAI看好超微股價的發展潛力,帶動超微盤前大漲近27%,不過,輝達盤前交易時段沒有受到太多影響,跌幅在0.5%~1.5%之間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