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通車倒數淡水房市卻不熱 預售市場買氣暴跌七成五的原因曝光
能紓解交通又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淡江大橋快通車了,但淡水地區的房市卻沒因此熱絡起來。圖/交通部

淡江大橋通車倒數淡水房市卻不熱 預售市場買氣暴跌七成五的原因曝光

mirror-daily-logo

2025/10/09 06:45:00

記者:

陳宏銘

淡江大橋預計明年5月12日通車,淡水居民期盼多年的交通夢即將成真。然而,房市熱度卻並未同步升溫,預售揭露量在政策管制後暴跌75%,顯示市場已從「利多想像」進入「實質驗證」階段。通車能否真正改善通勤、帶動人口進駐?淡北外環道路與後續建設效應,將是淡水房市下一個觀察重點。
可以紓解交通壅塞、讓雙北往返時間大幅縮短的淡江大橋,將在2026年5月12日正式通車,除了交通任務外,它還能促串聯起北海岸的觀光,吸引人口與觀光,帶動商業發展。一般外界認知,這會帶動淡水地區的房價上漲,不過,根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統計的住宅預售揭露量,淡水地區的住宅預售揭露量在政策管制上路後大減,單月揭露數從平均301戶降到74戶,整體減少達75%,房市並沒有因為淡江大橋工程接近完工而升溫。
自2021年7月「實價登錄2.0」上路以來,淡水住宅預售揭露數累計近1萬戶。當時,在捷運與淡江大橋建設題材加持下,確實吸引不少買氣。但去年9月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買盤就明顯轉冷。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淡江大橋的確對房市有激勵作用,但從確定發包到如今即將完工,歷經多年時間「該上車的人大多已經上車」。未來重點在於通車後能否真正改善通勤問題,並帶動淡水生活圈發展。
他更指出,除了淡江大橋外,淡水還有淡北外環道路等交通建設陸續推進,長期來看有助交通改善。不過,市場現階段還是深受政策與信貸管制影響,買盤以自住為主。從實價登錄資料來看,2022年第一季以前,淡水預售住宅成交單價中位數仍在2字頭,第二季開始正式站上3字頭。房價緩步上升,除了通膨與造價增加外,也反映淡水空置率改善、需求穩定成長,因此新案價格才能持續走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