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高雄F22廠試產的首批12吋奈米晶圓出爐!日前高雄市長陳其邁幫台積電「報喜」,宣布收到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致贈的首批2奈米晶圓作為紀念,正式宣告台積電高雄2奈米廠進度超前,外界預估,該廠年產值將逾1500億元,同時預計在高雄興建共5座晶圓廠,供應鏈也透露,台積電先進製程馬不停蹄,比2奈米更先進的A14、A16製程都可能導入高雄,確立高雄在台積電先進製程中的重要地位。
台積電A16是接著2奈米的下一個先進製程節點,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在台灣量產,也被視為是半導體進入「埃米(Angstrom)時代」的開端。台積電指出,A16相比N2P製程,速度快8~10%,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15~20%,適合用於高效能運算(HPC)產品。
供應鏈指出,台積電2奈米產能位於新竹寶山F20廠、高雄F22廠,F20廠由大客戶蘋果包下產能,F22則是供應蘋果以外的客戶,台積電在F22預計建5座晶圓廠,其中F22廠的P1已經量產,P2預計明年量產,其他三座廠都已開始動工,除了2奈米外,也會導入A16製程。
台積電在台灣佈局不減反增,除了先進製程在新竹、高雄、台中全速推進外,嘉義、台南的先進封裝廠同樣快馬加鞭,日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台美「晶片五五分」的說法,多位供應鏈業者向本報表示:「台灣還是最重要據點。」台積電在台灣的蓋廠規劃已經到2030年以後了,已知至少有11座晶圓廠和4座先進封裝廠要蓋。
同時,經濟部長龔明鑫於8日受訪時回應:「談判會談得比五五分更好。」他強調台積電最先進製程還是會落腳台灣,以量來説,多數晶片還是會在台灣生產製造,無論是從過去經驗還是未來預期來看,台灣的廠仍會是最賺錢的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