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軒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60歲以上國人約有半數受影響,且年輕化趨勢明顯。疾病初期多表現為關節「喀拉喀拉」聲響、長時間站立或走路後痠軟,中後期疼痛明顯,嚴重者即使休息也疼痛難耐。晚期軟骨完全磨損,骨頭直接摩擦,常需人工關節置換。
針對不適合或不願開刀的患者,高頻熱凝療法提供新選擇。此療法過往多用於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近年應用於膝關節退化。
治療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透過X光定位將電極導針導引至膝蓋3個主要感覺神經叢,輸出高頻電波,使疼痛神經失去傳導能力。術前會測試不同電量並請患者活動膝蓋,確保不影響日後關節活動。效果通常在術後當下至一週內顯現,可維持半年至兩年。
李醫師提醒,膝關節是使用一輩子的關節,平時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運動或瑜珈維持肌耐力與關節功能。如出現膝關節不適,應盡早就醫,避免拖延至晚期或自行嘗試未驗證療法。對不想或不適合開刀的患者,醫師可提供多種止痛選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