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品」吃太多,小心失智風險暴增44%!營養師教你最簡單解法
常吃超加工食品恐導致腦部功能退化。示意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這些食品」吃太多,小心失智風險暴增44%!營養師教你最簡單解法

mirror-daily-logo

2025/10/28 10:33:00

編輯:

古靜兒

吃太多超加工食品,腦部正在被悄悄偷走!還記得昨天晚餐吃了什麼嗎?營養師薛曉晶表示,如果答案是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就要特別留意,她引述研究指出,長期攝取超加工食品,恐讓記憶力與認知功能加速退化,甚至提升失智風險,特別是手搖飲、泡麵、炸物等「方便食物」含有高糖高油與添加物,會悄悄傷害腦神經,想守護腦力,不妨從今天起多吃原型食物、少碰加工品。
營養師薛曉晶日前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PO文指出,當人體頻繁攝取超加工食品(UPF),這些食品的高糖、高油、高鹽及人工添加物會在無形中傷害腦神經,加速腦力提早衰退。薛曉晶引述《美國醫學會神經學期刊》(JAMA Neurology)2023年的一項研究說明,該研究追蹤超過1萬名35歲至74歲的成年人長達8年,發現高UPF飲食者的整體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功能下降25%。
不僅如此,薛曉晶接著再引述2024年《神經病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logy)內容表示,高UPF飲食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研究明確指出,若以天然原型食物替代部分UPF,失智風險能明顯降低,顯示我們有能力逆轉這種趨勢:「你的大腦健康,掌握在你的選擇中。今天開始,少吃一份超加工餐,多為自己選擇一份原型食物——這不僅是飲食習慣的改變,更是對自己清晰思緒與長久記憶的鄭重承諾。」
20250627 泡麵  pakutaso
泡麵的方便性讓不少忙碌的上班族將其作為午晚餐的選擇。示意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UPF)指的是經過多重工業製程、含有許多人工添加物的食品,這些食品不只是單純「加工」,而是經歷多重製程、配方複雜、目的是延長保存、增強風味或讓人更容易上癮的食品。
這類食品通常添加香料、色素、甜味劑、防腐劑、乳化劑、增稠劑等化學添加物,幾乎看不出其原始食材的形態,而且熱量極高、營養密度低,大部分都是高糖、高鹽、多油食品,並且膳食纖維與維生素含量極少。長期大量攝取超加工食品恐增加多種慢性疾病風險,例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焦慮與睡眠障礙等。
20250720炸雞、鹽酥雞、炸物。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炸雞是導致肥胖的超加工食品之一。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生活中常見的超加工食品有哪些?

  1. 飲品類:含糖飲料、手搖飲、能量飲、調味牛奶
  2. 零食類:洋芋片、巧克力棒、糖果、餅乾
  3. 速食類:速食漢堡、炸雞、熱狗、薯條
  4. 即食食品:泡麵、冷凍微波餐、罐頭義大利麵
  5. 早餐食品:調味麥片、加工吐司抹醬
  6. 代餐/健康標榜產品:高蛋白棒、含人工添加物的代餐飲品
20250725 珍珠奶茶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手搖飲的含糖量相當驚人。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如何減少攝取超加工食品?

  1. 多吃「原型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豆魚蛋肉等。
  2. 自己下廚,減少外食與預製包裝食品。
  3. 購買食物時注意標示,成分表越長、化學名稱越多,越可能是UPF。
  4. 選擇少加工的替代品,如堅果取代餅乾、無糖氣泡水取代含糖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