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院版《財劃法》仍是不公平分配 藍委:只是重新政治包裝的煙霧彈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等了9年多,行政院終於端出「財劃法修正草案」,結果仍是政治算計大於政策誠意的版本。(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批院版《財劃法》仍是不公平分配 藍委:只是重新政治包裝的煙霧彈

mirror-daily-logo

2025/11/20 15:02:00

記者:

李奇叡

攝影:

李智為

行政院會今(20日)拍板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該版本中央對挹注地方上看1兆2002億元。不過,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等了9年多,行政院終於端出「財劃法修正草案」,結果仍是政治算計大於政策誠意的版本;她直言,卓榮泰反覆強調中央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三項合計「不低於」114年度數,但這種說法看似善意,其實是刻意迴避核心問題的話術。
許宇甄指出,因為中央財政收入會隨經濟成長逐年增加,統籌分配款自然跟著成長;「不低於」114年根本沒有任何改革意義,「你們保證的是總額不變,但沒有保證分配公平」。地方最核心的怒火不是錢變少,而是中央握著錢、地方要看臉色。
許宇甄直言,立法院去年推動修法,就是為了處理中央補助分配長期的結構性偏差,民進黨執政縣市拿得多,非民進黨執政縣市拿得少。這不是政治口水,而是地方政府從預算審查、計畫核定到補助款額度,都能親身感受到的「政治引導式分配」。然而,行政院卻想用一句「三項合計不低於114年度」輕輕帶過,彷彿只要把經濟成長的自然增加量分出去,就能掩蓋制度的不公平。這不是改革而是煙霧彈。
許宇甄批評,行政院提出的版本根本沒有觸及分配正義,只是把中央的財政主導權包裝得更精緻、更難拆解。若照行政院的修法方向走下去,中央權力會更集中,地方自治只會更被束縛。《財劃法》本應是強化地方治理能力,如今卻成為鞏固中央控制力的工具,這才是真正危險之處。
許宇甄質疑,行政院版的公式指標看起來愈來愈複雜,卻沒有清楚的分配方式、計算標準,也沒有權責分費項目及金額,各縣市的試算表更是不敢公開。這種不願把數據攤開讓人檢驗的態度,讓人不得不懷疑行政院究竟在掩藏什麼?是誰會因此得利?又是誰會被犧牲?
許宇甄強調,行政院版改革看似精算,實則像是在劫掠治理良好的縣市財政,降低中央政府的責任,把更多資源留在執政者手中。而這些資源是否會成為「選舉綁樁基金」、「政策宣傳預算」、「金錢外交」、「軍事採購」的預算,讓中央政府能更輕易運用於政治目的?賴政府應該說清楚。
許宇甄斥問,卓榮泰宣稱院版優於去年12月立法院的版本,但這種自我吹捧反而凸顯行政院的矛盾如果你們現在才端出「更好」版本,那是不是代表當初行政院一直在阻撓改革,只是為了掌控財源?控制地方?
許宇甄最後指出,《財劃法》修法不僅是單純的財政技術問題,而是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的重新定義。地方要的是公平、透明、可以預期的財政分配,而不是被行政院「好話包裝過的政治控制」。行政院若無法拿出真正公平的公式、公開透明的試算、可受社會檢驗的分配原則,那這版修法不只是失敗,甚至可能會讓中央權力更具封閉性、地方財政更加弱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