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10/03 06:10:00
盧郁佳/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明日報》、《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職寫作。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

即時
2025/09/29 06:50:00
每逢颱風豪雨的高風險區強制撤離工作總是地方政府的苦差事:1、不是每次撤離都會發生災害,這次勞師動眾撤離卻沒事,下次就會發生預警疲乏。2、家裡總是自覺最舒服安全的地方,如果不是大水土石流已經淹到門口了,很少居民會自願離開。所以,每次地方政府的預警撤離工作都是在為難當地居民。在台灣,外界公認這種預警撤離工作做得最好的是高雄市政府,一則因為高雄曾經歷八八風災小林村滅村之痛,感受最深;二則是因為市府的標準程序完備,市長指令清楚、說一不二。

即時
2025/09/27 10:39: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災情慘重,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日上午8時統計,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15死、7失聯、78人受傷,搜救人員共救出711人。對此次重大災害撤離機制完全失靈,災民表達極度憤怒與不滿。有安置在收容所的災民質疑,「選舉時每個人你都親自握手拜託投我一票,為什麼洪水要來了卻連個警報都沒有?」導致許多鄉親錯失黃金逃生時機。

即時
2025/09/26 16:45:00
樺加沙颱風過境挾帶暴風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死傷,引發中央地方互相究責,外界也對「垂直避難」政策產生質疑。對此,前內政部長、水利專家李鴻源今天(26日)接受節目專訪時分析,「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若面臨突發災難,短時間內要調度足夠車輛、場地撤離上千人非常困難。他強調,藍、綠政治對立讓災民受到不必要傷害,「既然災難已成事實,就不要再口水戰,趕快救人。」

即時
2025/09/25 13:52: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14死33失聯,一名自稱在縣府任職的網友在Dcard發文痛批,中央撤離人數從600改成8000根本不可能。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天(25日)說明,8000人中有5000多人是垂直撤離;消防署長蕭煥章事實上9月22日、23日國軍部隊都出動支援,當天有103名國軍在花蓮地區協助疏散撤離準備。

即時
2025/09/25 13:11:00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兩波溢流爆發嚴重洪災,地方滿目瘡痍,住在大同村中正路的受災戶詹先生表示,事發時他在上班,年邁父母留在家中「水來得太快,差點來不及逃!」他痛批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有錯,尤其鄉公所事前根本沒逐一通知撤離,自己父母還來得及跑上二樓,但「後面住平房的阿公阿嬤都死了!」

即時
2025/09/24 13:33:00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因暴風雨溢流,導致大量洪水沖進光復鄉市區,災情慘重。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24日)抵達災區視察時指出,8月12日楊柳颱風時,政府已完成首次撤離作業,昨天也依照該計畫做撤離,「現在看來是有瑕疵的」。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則在卓揆面前開砲,並強調地方政府早已擴大範圍宣導撤離,行政院卻只出一張嘴。

即時
2025/09/23 20:59:00
針對樺加沙颱風引發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害,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晚間7時發布災情即報彙整表,指「0921樺加沙颱風」對花蓮縣造成嚴重影響,目前預估光復鄉300公頃農田遭淹沒,鐵公路交通中斷,因馬太鞍溪溢流撤離3285人、樺加沙颱風土石流撤離2092人,總計撤離5377人,現有來自7鄉鎮的225人安置在各收容所。

即時
2025/08/19 12:11:00
據日本讀賣新聞今天(19日)報導,台灣和日本已經簽署合作備忘錄,一旦「台灣有事」,日本要進行緊急撤離的時候,同意台日雙方進行資料共享,以防有惡意人士或是間諜趁亂混入避難人潮。報導並指出,日本以「台灣有事」作為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前提,是非常罕見的。
熱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