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名跨領域專家挺核三延役!童子賢:供應足夠且不排碳的電是先進國家象徵
核三延役公投將於23日舉行,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國立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政大經濟學系兼任教授蕭代基發起連署力挺核三延役,並號召238位跨領域專家學者簽署支持。(圖/李鍾泉攝)

|即時

238名跨領域專家挺核三延役!童子賢:供應足夠且不排碳的電是先進國家象徵

mirror-daily-logo

2025/08/17 14:20:00

記者:

李奇叡

攝影:

李鍾泉

核三延役公投將於23日舉行,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國立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政大經濟學系兼任教授蕭代基發起連署力挺核三延役,並號召238位跨領域專家學者簽署支持。童子賢今(17日)強調,供應足夠且不排碳的電,是先進國家的象徵;若政府仍像擠牙膏式的「說一動、做一動」,台灣將會處在懸崖邊緣。
民眾黨今舉辦「百人連署挺核三記者會」,出席的有童子賢、梁啟源、前交通部長賀陳旦、核三廠前廠長張學植、江明昆、林榮宜、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副教授趙麟等等各界產官學專家。
238位專家學者包含經濟、法律、能源、政治、國防、工程、企業界學者及專業人士,共同支持在「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的前提下,延長核三廠運轉年限,作為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關鍵穩定力量。
LCC_2542_2025-08-17.jpg
連署的238位專家學者包含經濟、法律、能源、政治、國防、工程、企業界學者及專業人士。(圖/李鍾泉攝)
童子賢致詞時表示,他要先為舊名為核工系的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抱屈。他說,無論是發展經濟、航太、能源,都需要人才;而核工系在做的,其實就是為台灣培養新一代的奧本海默,可核工系卻被汙名化,只能改名,讓他感到很慚愧。
童子賢說,自己擔任清大校務人員多年,無論是在醫學、核能領域,甚至是未來核融合在10幾年內達成商轉,都需要更多人才。他之所以要為清大抱屈,是因為清大核工系為台灣培養了這麼多奧本海默,卻被迫著改名。
童子賢指出,美國賓州、日本等核災受災地,都曾經歷核災,但如今都克服陰影;尤其賓州跟微軟簽約,要繼續發電,這就是科學、理性、務實,戰勝虛無飄渺的流言跟恐懼。
童子賢說,又像是Meta、Amazon也都在投資能源,因為算力即國力;美國跟全世界要較量AI發展,缺少算力就上不去。而影響因素有二,第一,要到台灣跟台積電購買晶片之外;第二就是得在美國本土籌備很大的能源中心,如今美方都紛紛投入核電發展、研究,台灣為什麼要落後呢?
童子賢提及,台積電2023到2024年用電量大概250億度左右,但台積電其實並非台灣最大的用電廠商,因為製造業跟工業的用電佔6成以上,民生用電則僅用18%,但台灣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本來就仰賴這些電,所以不要遲疑,供應足夠且不排碳的電,是先進國家的象徵。
LCC_2730_2025-08-17.jpg
童子賢今(17日)強調,供應足夠且不排碳的電,是先進國家的象徵;若政府仍像擠牙膏式的「說一動、做一動」,台灣將會處在懸崖邊緣。(圖/李鍾泉攝)
「台灣難道要回到從前靠種鳳梨、賣香蕉、做成衣,才能夠湊一點點外匯?我們不應該回到那個日子。」童子賢強調,1個小紙箱的台積電晶片,可以抵得上幾百個貨櫃的成衣,台灣好不容易走到現在,科技產品被全世界所盼望,就應該全力支持,使其能夠全力前進。
童子賢表示,難道還要計較能不能給台積電一點點的電?政府能否積極一點,布局先進環境,包括人才、能源;如果布局的好,保證台灣產業競爭力維持10年以上,不是問題,可若還是像擠牙膏式的「說一動、做一動」,台灣就處在懸崖邊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