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電影《無名指》中,郭富城飾演一位面對患有肌肉萎縮女兒而選擇逃避的父親,相較19年前他在《父子》當中飾演爛賭怕死的父親,最終不得兒子的諒解,這次在《無名指》當中的郭富城,有了跟女兒許恩怡和解的機會,這也是他當了爸之後,對父親角色的理解。
「我很喜歡劇本裡面的情節、故事、內容和人物,但相反我很憎恨我演的角色。」郭富城坦言,作為一個有著傳統家庭觀念、對女兒非常寵愛的父親,要再度演繹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對他來說是極大挑戰,他希望透過這個角色挑戰觀眾的底線。「看我在裡面演的爸爸怎麼樣陪女兒到最後,他的痛,痛到極點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郭富城很喜歡電影片名《無名指》:「無名指代表結婚、承擔家庭,是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但對這部電影來說,也代表著女兒正接近死亡的階段,因為到最後她全身上下只剩下無名指可動,這就是很矛盾的地方。」
許恩怡在電影中要演出全身只剩無名指可動的罕病少女,幾乎所有場景她都是坐在輪椅上。郭富城說:「許恩怡性格非常外向,很喜歡跳舞,無時無刻都很開朗。但在電影裡,她必須每場戲都坐在輪椅裡,最高難度的是,她不能用肢體語言,只能靠聲音、眼睛和面部表情來表達情緒。」
最讓郭富城難忘的是一場父女隔門道歉、打開心結的戲。「爸爸想要逃避女兒,但有一天晚上終於回去跟她道歉,隔著門說爸爸的故事,希望女兒可以原諒爸爸。」這場戲中,父親既自責又不確定女兒是否會原諒自己,但最終選擇真誠地坦白認錯,郭富城說:「我們隔著門口,大家都真的淚流滿面。」
郭富城與鮑起靜繼《麥路人》後再度飾演母子,這次她飾演一個外放、嘮叨的母親。「她是一個非常外放的媽媽,嘮嘮叨叨講很多話,像個老頑童。」郭富城印象深刻的是在小公園的一場母子談心戲:「非常動人,好像跟我媽媽聊天一樣,情感都很自然,不是在演,好像在交流。」鮑起靜也讓郭富城想起自己已經過世的母親,「我媽的性格跟電影中的鮑姐有點像,我年輕的時候,我媽總是想盡辦法要我多回家吃飯,希望我多留在她身邊,就跟《無名指》當中的鮑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