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勛:別被心中的言論自由稻草人綁架──答羅世宏提問
對台灣言論自由的最大威脅,就是那個已經剝奪了中國人言論自由的外部性力量。圖片為AI生成示意圖

|即時

王盈勛:別被心中的言論自由稻草人綁架──答羅世宏提問

mirror-daily-logo

2025/08/22 06:40:00

王盈勛/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針對我寫的〈武統言論不是個人做事個人擔的言論自由〉一文,中正大學羅世宏教授在鏡報新聞網寫了一篇回應文,我謹回應如下。
羅教授說,我的文章批評百分百言論自由觀,是一種稻草人式論證,因為沒人支持百分百言論自由,法律規範違法的便不在此列云云。
他這話倒是對了一半,我討論的,的確是百分百言論自由這個稻草人,只不過,他假設這個稻草人是由我立起來的,這可就未必了。
且讓我套用一下導演李安的句型:每個受過現代基本公民教育的人,心中都有一具絕對言論自由的稻草人,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人,他們既希望堅守保護言論自由底限,但在情感與現實利益上,又覺得武統言論要不得,不知如何自處,而我要對話的,就是人們心中這具言論自由稻草人。至於羅教授說,法律本來就有的非言論自由保障範圍的規定,像是毀謗等等,這種討論意義不大,你如果看了我原文全文,應該就能發現我討論,正是現行的法令能否處理中國與台灣的獨特關係,以及特定人是否利用這種關係謀求個人利益,實則在破壞言論自由。
先說我的結論:我並不主張政府因他們的言論來法辦他們,因為就現行法令,他們並沒有違法,但聲援他們的言論自由,就是蛋頭學者,就是被心中那具言論自由稻草人綁架,看不清那最簡單的事實,那不是言論自由。
什麼是沒有外部性的言論自由?正常國家的正常藝人,或說是主要在台灣發展的藝人,很多都會盡量避免政治表態,不要得罪政治立場不同的觀眾,因為他們評估這對他們的事業有利。當然也有積極表態的藝人,有些是他們願意為政治主張放棄部分商業利益,有些是表態站邊反而利益更大。
這些都沒有問題,自己選擇,自作自受,言論自由。
但那些武統言論,或是在中共脅迫下的統一言論是什麼呢?他們發表極端言論,卻不怕(在台灣)丟掉市場,這在正常國家、正常市場並不合理,但台灣人都知道為什麼。中共利用這些人的台灣居民身份,但這些人根本就不在乎台灣市場,或是放棄了台灣市場,他們一點都不需要考慮台灣人的反應,或是如何損及台灣的利益來做出他們的選擇,這是我該文所說的外部性。
言論自由的疆界,在當代本來就面面臨許多法律所不及的挑戰。比方說,ChatGPT生成出吉卜力風格的畫作來牟利,就現行法律來說,風格的模仿並不違法著作權法,但我相信羅教授未必支持他們這種利用法律漏洞來賺錢的行為,說這是言論自由。說它不違法,我們就要聲援Open AI公司的言論自由嗎?以羅教授長期以來的理想形象,說不定還會大力批判大公司的霸權剝削,或許我也可以就教羅教授,中共及其代理人對言論自由的濫用,又有何不同,值得你大力聲援呢?我們不但不該聲援這種言論,反而應該譴責這種濫用言論自由,除非,你心中有一具絕對言論自由的稻草人。至於中配,她也不過被強制出境而已,並沒有違反羅教授最在乎的現行法令。
羅教授說,不實廣告受到比較多的管制,是因為不實二字,而非因為他是廣告,這顯然不是事實。趙少康說台灣對等關稅32%,這顯然不實,但既沒人說他違法,政府如果開張罰單給他,鐵定是軒然大波,法律上我們對廣告言論的管制高於新聞言論,也是非常明確的事。菸酒商未必會說謊,但都不能打廣告,我也沒看過那個學者來捍衛他們的言論自由。羅教授也說,言論跟工廠黑煙不一樣,不會污染,但要是言論不會污染,又何必管制兒童接觸色情或暴力內容呢,不就是因為言論會污染,而且影響常常大過黑煙嗎?
至於寇斯個人的政治判斷,這並不重要,就像他開啟新制度經濟學研究的〈廠商的本質〉一文,源起於一個簡單的提問:同樣是行政力量的介入,為何大型公司大行其道,蘇聯國家體制卻失敗了?寇斯的思想本來就具有兩面性,你要說他是自由市場的信仰者也無妨,但他的後續者,如寫出了《國家會什麼會失敗》的作者、202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槳得主艾默莫魯,就是承繼了寇斯的分析路徑,卻有中間偏左政治立場的經濟學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盡信書,不如沒有書。對台灣言論自由的最大威脅,就是那個已經剝奪了中國人言論自由的外部性力量。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