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任汶專欄:國民黨跨不過那堵叫做傅崐萁的高牆
傅崐萁、徐榛蔚夫妻主政花蓮縣十多年,不管是黨內黨外,幾乎沒有面對強勁的挑戰者。圖/李智為

|即時

鄭任汶專欄:國民黨跨不過那堵叫做傅崐萁的高牆

mirror-daily-logo

2025/10/02 06:45:00

攝影:

李智為

花蓮是全台灣讓人最不捨的地方。狹長的花蓮縣,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閩南人等大約各占1/4,族群最為豐富多元。阿美族是境內最大的原住民族,文化面貌最久遠、最細緻,但總是被忽略、被忘記。每逢颱風豪雨經常就是交通斷線,成為孤島,這次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最新統計18人罹難、6人失聯。事後,對撤離、救災、物資運送、醫療支援、復建等處置,中央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與地方執政的國民黨縣長之間說法不一。即便9月25日賴清德總統到花蓮救災中心,人就在附近的徐榛蔚縣長也碰不上面,彼此只用電話溝通。
仔細想想,除了觀光、災情、交通等議題之外,花蓮只有在體育、音樂、演藝表演時才會被主流傳播媒體提及。災情至今,花蓮湧入救災人潮,「鏟子超人」、「雨鞋超人」、「行走天使」等義行善舉,讓花蓮人被緊緊擁抱著,比起7、8月肆虐南台灣的丹娜絲颱風,台灣人展現更多的動員能量與愛心。
多元、自由、豐富、璀璨,這些是花蓮被賦予的色彩。以宗教為例,據統計,全台灣基督徒人口大約只至佔人口的6-7%,而佔人口比例最多的是台東縣,高達21.79%,其次是花蓮縣,高達20.68%。不同教派的教會,在花蓮境內開拓許多教堂,因此救災才會有許多教會提供食宿協助。同樣的,花蓮是慈濟的大本營,不但有醫院、醫學院,到處可見慈濟人救災的身影,那是特別駐紮在後山的健康守護者。
不過,若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藍白政治人物對於花蓮有一種很微妙奇特的情結,幾近不敢碰觸傅崐萁的「領地」,那到底是怎樣的情緒與心情?
有個場景或許可作為對比。7月6日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藍綠立委張嘉郡、陳亭妃20日批評災區如孤島,質疑電信業者與中央部會應變不力,直言「救災如作戰,這次在通訊部分根本零分」(陳亭妃後來刪文)。7月31日行政院成立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仍遭批動作太慢。8月1日,當時的執政黨代秘書長何博文一張清理水溝的照片,還遭藍白政黨嘲諷作秀。同時間,府院黨全力動員南下救災,協助復原災民家園。
另一個場景就是此次光復堰塞湖溢流釀災,9月29日下午傅崐萁在佛祖街遇到外縣市志工,志工遞出手套、鏟子,希望傅崐萁親手協助清淤,進入民房協助挖掘泥土。這些當然都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效果,救災是分層負責的工作,有人負責調度、協調、溝通,有人負責救人、清淤、清潔,但政治人物帶頭示範,就是會有宣傳鼓勵的作用。
那國民黨中央、國民黨立委或其他人呢?這幾天在社群媒體、傳播媒體與通訊軟體群組內,有關國民黨人士前往救災的訊息,除了桃園市長張善政之外,相對薄弱許多。第一種可能是有資訊落差,國民黨去救災,比較低調,所以就難看見國民黨的身影,第二種可能是國民黨陷入矛盾的情境,想去支援傅崐萁,但又會造成傅的難看,還會影響傅的資源分配。第三種可能是多數國民黨人士認為那是中央政府與徐榛蔚、傅崐萁的權責範圍,就放手讓他們去做,大家就不要去了。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國民黨內怎麼看待花蓮王,他們的情緒與心情非常複雜。2022年,前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暗喻傅崐萁是病毒,趁體弱時候入侵。國民黨立委徐巧芯2023年接著痛批傅崐萁像「潛伏在國民黨身上的病毒」,不過,隔年因為捲入大姑疑似詐欺案,自覺委屈,徐巧心哭著靠在傅崐萁肩上。另外,就在前天、9月30日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在政論節目上說:「那一萬個便當,縣府浪費掉了是很可惜,但目前有哪一個 災民、志工 『餓死』的嗎?」頗有幫花蓮王反駁救災調度不力,以及捍衛花蓮王領地之意。
同一天也是亡者的頭七儀式,中華玄門總會谷關大道院執行董事長林茂博衝上去跟徐榛蔚說,「縣長邀請慈悲」、「有關此次花蓮災後,幸有傅立委他的願力、他的功德,才有能夠大事化小事,如果、假如像小林村,那就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都是縣長的慈悲。」這位「神職人員」充滿著封建思維,因為只有帝王才會擁有願力與功德,能夠迴光映照到縣民身上。
沒有一定要哪一個黨執政,縣市民眾才會生活幸福。近年來,國民黨長期執政的縣市,諸如: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雲林縣、台東縣等,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縣市,諸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即便藍綠分治,也相安無事,大部分都有著穩健的城鄉發展,就算由藍綠白不同政黨執政,所造成的發展或幸福感差距並沒有太大,縣市政府還算自然發展,一旦發生災害也是共同努力一起救災復原。
唯獨花蓮縣,傅氏王朝由傅崐萁、徐榛蔚夫妻聯手主政長達16年,兩人彼此交棒,夫下妻上,日前還傳出傅可能還要回鍋參選縣長,兩人操弄縣政與選舉,玩弄遊戲規則,但國民黨毫無自我批判、自我檢討的能力,心中仿如有道叫做傅崐萁的高牆,怎樣都跨不過去。我們實在不能苛責花蓮縣民的選擇,投票行為都是理性選擇的結果,傅氏王朝的建立,的確是一票一票的累積。其中,國民黨選擇了容忍傅崐萁的霸氣,默認傅氏王朝在花蓮獨立般的存在,國民黨中央與多數黨籍立委幾乎置身至外,別說檢討撤離、疏散與救災,連提出建議都不太敢。
這10多天,許多志工湧入花蓮,部分年輕人還是幾個月前遭到重挫的罷團、青鳥。那是為什麼?基督教聖經列王紀上有個母親搶子的故事,當所羅門王決定將孩子劈一半時,才考驗出那一個才是真正愛孩子的母親。花蓮是全台灣讓人最不捨的地方,「花蓮有事,全台灣有事」,我們怎樣都不能放棄花蓮。因為我們不捨花蓮總是承受太平洋過來的風雨,不捨花蓮交通不便所承受的痛苦,更不捨花蓮人必須忍受傅崐萁夫婦的霸道行為與荒唐行徑。也許這些原因就是這些天全台灣「鏟子超人」、「雨鞋超人」、「義煮團」等志工,不斷湧入花蓮縣光復鄉的動力。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