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怕太油、太焦!中秋烤肉小心「這地雷」…醫揭2大感染管道:1天全家中標
中秋烤肉與海鮮務必注意食材新鮮度和熟度。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不只怕太油、太焦!中秋烤肉小心「這地雷」…醫揭2大感染管道:1天全家中標

mirror-daily-logo

2025/10/06 07:00:00

編輯:

古靜兒

中秋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已經相約三五好友前往烤肉餐廳聚餐,或是和家人準備好烤肉所需的用品與食材。不過,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就透露,近日兒科急診除了流感以外,也出現一些急性腸胃炎的病患,因此提醒眾人,雖然中秋烤肉相當應景,但還是得小心傳播快、傳染力強的諾羅病毒(Norovirus),免得因為食材處理不當讓歡聚變成集體腸胃炎。

小心中秋烤肉的「諾羅危機」!

吳昌騰醫師說明,雖然牡蠣等海鮮常常被點名為傳播諾羅病毒的罪魁禍首,但真正的風險其實不只食物,因為諾羅病毒其實有2種「攻擊模式」。首先是「食源型傳播」(Foodborne),當人吃到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後,就會在1、2天內同場的一群人陸續發病,常見於餐廳、外燴、大型聚會、聚餐活動上。
另一種則是「人際型傳播」(Person-to-person),一般人不慎接觸遭患者嘔吐物、排泄物所污染的環境,例如廁所、洗手台、把手、料理台等處,再觸摸口鼻而遭感染。這類傳播方式的病例數會在1週內逐步上升,也很容易出現第2波,常見於安養機構、醫院、學校與家庭聚會等地。
20251005牡蠣、生蠔、貝類、淡菜。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貝類海鮮是諾羅病毒常見的傳播媒介。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諾羅腸胃炎有什麼特徵?

  1. 潛伏期:12至48小時,起病極快。
  2. 核心症狀:噁心、反覆嘔吐(兒童更常見)、非血性水瀉、腹絞痛;可合併低度發燒、頭痛、倦怠。
  3. 病程:多為1至3天;嬰幼兒、年長者、孕產婦、免疫不全者較易脫水、病程較長。
20251001烤肉、中秋節。示意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烤肉是台灣人過中秋的習俗。示意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腸胃炎出現什麼症狀需要立即送醫?

  1. 中重度脫水:口乾舌燥、尿量明顯減少、眼窩凹陷、皮膚回彈差、嗜睡或意識改變。
  2. 持續高燒不退、血便、劇烈腹痛或腹膜刺激徵。
  3. 反覆嘔吐,導致無法口服補充水份,甚至連水或電解質液都無法喝下肚。

如何預防諾羅病毒?

  1. 洗手:備餐前後、如廁後務必使用肥皂,再以流動水洗手。
  2. 全熟:牡蠣等貝類務必保持新鮮、注意保存,開殼後要再烤3至5分鐘,確保中心溫度有大於攝氏66°C。
  3. 分開:處理食材的器具務必要注意生熟分區、分色。
  4. 病患出現症狀後的48小時內,不可進入廚房等備餐區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