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裡最常出現的食物,飯捲肯定榜上有名。好比近期熱播的《苦盡柑來遇見你》,劇中母親吳愛純一邊做飯捲,一邊幫女兒介紹新對象。又或者是《非常律師禹英禑》,女主角的爸爸就是開飯捲店,她每天早上都會吃一份,爸爸特製的「禹英禑飯捲」。為什麼韓國人這麼愛吃飯捲?其實是因為它連結了家的情感。

1.飯捲的起源與演變
韓國飲食作家黃教益,在他撰寫的《韓國飲食的素顏》中有提到,飯捲其實源自於日本的海苔壽司。在日本占領韓國期間,於南部海岸建造大量紫菜養殖場,加工成四方形的乾紫菜後,運送回日本。
這一幕在《苦盡柑來遇見你》中也見得到,濟州島上的海女阿姨洪慶子,坐在自家門口,用個小炭爐,擺個烤架,就在上頭烘烤紫菜。後來乾燥過的紫菜,也漸漸在韓國廣泛銷售,甚至發展出像日本人用紫菜包飯的飲食習慣。
2.飯捲為何成為韓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韓劇中之所以這麼常出現飯捲,尤其是在家庭或男女主角在路邊攤約會的場景,是因為飯捲與韓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最主要是受到了野餐習慣的影響。
韓戰後的貧苦歲月,每到春天、秋天適合野餐時,韓國媽媽就會準備飯捲便當,裡頭包個魚肉、香腸和雞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頓豪華大餐。韓國街頭有許多飯捲專賣店,也是因為飯捲隱含「在外頭吃大餐」的歡樂形象。
3.飯捲比壽司更日常的原因
雖然是受日本飲食文化影響,但飯捲在韓國的生活化程度,更甚日本。在街上,隨處可見專賣飯捲的店家,即使是在刀削麵店,開在路邊的布帳馬車,通通點得到飯捲。
在日本,反而比較少海苔壽司的專賣店,通常是在壽司店裡才吃得到。因此飯捲雖然是源自日本的料理,但已根深蒂固在韓國人的日常,絕對稱得上韓國的代表食物。吃到它,通常也會想起媽媽和家裡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