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
2025/10/19 15:24:00
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先前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若發生豪雨或地震,恐再度造成崩塌或形成堰塞湖。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今天(19日)表示,河道內仍有約1億立方公尺的土石,坍塌範圍非常大,未來確實有風險;總協調官季連成也證實,這1、2週陸續與李鴻源等人開會,討論相關處置方法,自己與李鴻源的看法一致。

即時
2025/10/03 10:45: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天(3日)在記者會上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高達9千萬噸,相當於一座「不穩定的南化水庫」,只要發生溢流就是全面潰壩,雖然目前湖水已降到5、600萬噸,不會造成立即危險,但山上仍有約2.5億噸泥沙未下來,若再遇豪雨或地震,恐怕還會形成「二次堰塞湖」。

即時
2025/09/30 16:54:00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今(30日)拜會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請益永續發展、國土規劃等議題。李鴻源表示,很佩服像鄭麗文這樣的年輕人出來承擔責任,而他也很樂意協助鄭麗文,使其有機會當選,把國民黨精神找回來。

即時
2025/09/29 15:58: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災情,內政部今天(29日)舉行研討會,並邀請具土木工程專業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擔任召集人。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此次研討會邀集專家學者針對科學研究與監測技術、中央與地方合作機制及社區參與與防災教育3大重點提供專業意見,持續推動跨域合作,提高災害監測、預警與應變能量,守護花蓮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即時
2025/09/28 22:47:00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大量洪水灌進光復市區,奪走17條人命,雖然堰塞湖蓄水量已從最高9100萬噸只剩下700萬噸,水位也大幅下降,不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憂心,若發生「管湧現象」就危險了,恐讓壩體垮掉,「1小時洪峰就會到城裡」。此外,也有專家分析最新監控數據,發現原本的堰塞湖壩體出現V型缺口,「恐怕會再形成新的堰塞湖」。

即時
2025/09/26 16:45:00
樺加沙颱風過境挾帶暴風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死傷,引發中央地方互相究責,外界也對「垂直避難」政策產生質疑。對此,前內政部長、水利專家李鴻源今天(26日)接受節目專訪時分析,「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若面臨突發災難,短時間內要調度足夠車輛、場地撤離上千人非常困難。他強調,藍、綠政治對立讓災民受到不必要傷害,「既然災難已成事實,就不要再口水戰,趕快救人。」

即時
2025/05/24 06:45:00
前情提要

即時
2025/05/09 13:14:00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每年地震次數頻繁,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出席演講時示警,若台北市發生規模6.2以上強震的話,可能會導致超過4千棟建築物倒塌,並點出全台3縣市是最危險的地區。
熱門新聞
社會
娛樂
國際
娛樂
國際
娛樂
娛樂
國際
國際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