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主機故障改電瓶推進 潛艦欲強行海測顧立雄急煞車内幕
潛艦的安全重要還是準時交艦優先,考驗顧立雄的政治智慧。

|即時

獨家/主機故障改電瓶推進 潛艦欲強行海測顧立雄急煞車内幕

2025/05/13 06:45:00

記者:

政治組

攝影:

攝影組

國造潛艦海鯤號一度傳出12日要進行海測,卻因主機仍有故障,遭國防部長顧立雄下令喊卡,強調「安全無虞才能出海」。海軍內部為趕進度,曾提議先用「電瓶」推進潛艦,引發潛艦小組內部激烈爭議。前召集人黃曙光堅持測試程序不能跳過,海軍權宜之計並不妥。同時,潛艦重要顧問楊易也在近日悄然辭職。交艦時程與安全之間,考驗高層抉擇。
上週傳出國造潛艦「海鯤號」將在週一(12日)展開海上測試,但消息一出,立刻引發關注。因為兩週前,國防部長顧立雄才在立法院表示:「台船還在補強缺失,海測日期未定。」怎麼這麼快又說要出海?
據《鏡報新聞網》掌握的權威消息,事情沒那麼單純。顧立雄得知潛艦將海測消息後,發現兩部主機仍有故障問題未修復,立即向海軍司令唐華及潛艦負責人員詢問狀況,最後決定再度踩煞車。他要求,若安全沒百分百把握,不能海測!
20241023^DP^顧立雄 立法院 (2)_圖/鏡週刊_0_2025-05-12.jpg
顧立雄要求海軍必須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潛艦海測。

為趕進度想「電瓶推進」?潛艦小組內部吵翻

知情人士向《鏡報新聞網》透露,根本的原因在於,潛艦的多部主機中,仍有部分主機故障未排除,系統的整合也尚未完成,甚至有多項泊港測試還沒進行。但為了早日完成海測,海軍及台船本來想出用「電瓶」來推進大軸及舵翼,操作潛艦出海,但這個「權宜之計」的作法,因極具風險,甚至,會影響官兵生命安危及系統裝備的安全,在潛艦小組內部,產生極大爭議,引發兩派不同意見的拉扯!
消息人士指出,唐華傾向快點出海測試,這樣不但能補回四月海測跳票的進度,還能解凍被立院凍結的潛艦預算,甚至,他已經屆滿的兩年司令任期,可能也有機會因此延任。
20230928_蔡英文主持「潛艦國造原型艦命名暨下水典禮」_唐華-001_2025-05-12.jpg
唐華(左)急著進行潛艦的海測,希望能趕上11月交艦及解凍預算。

兩派意見對撞:唐華想拚、黃曙光堅持程序

但一手把潛艦從無到有造出來的前潛艦召集人黃曙光卻認為,海測前,必須按照他先前訂下的測試手册,把所有的泊港測試,按部就班的做完,不能隨便跳過任何程序,如此才不會有安全疑慮。因為這一次潛艦出現的主機故障,就是先前沒有按照程序操作,最後造成的大麻煩!
只是黃曙光的意見,在他辭掉召集人之後,在台船的潛艦小組裡面,逐漸被忽視,大家唯唐華的想法馬首是瞻,而負責執行唐華意志的則是前國防部參事邵維揚中將。問題是,唐華及邵維揚兩人又都非潛艦出身。
20230928_總統蔡英文出席「潛艦國造原型艦命名暨下水典禮」黃曙光_總統府提供_2025-05-12.jpg
一手催生海鯤號的黃曙光,希望按部就班完成所有測試後,潛艦才能進行海測。

重要顧問辭職!楊易的離開意味深長

就在各方為海測時間爭執不下時,一名專業的重要人物悄悄離開——台船潛艦顧問楊易辭職了。
楊易是誰?他曾是海軍潛艦艦長,與黃曙光一樣參與過荷蘭劍龍級潛艦的接艦任務。2016年,蔡英文還在參選總統時,就是找他來簡報潛艦在台海作戰重要性。他也是協助打造海鯤號的元老之一,專業資歷無庸置疑。蔡英文後來也曾公開表揚他對國造潛艦的貢獻。
知情人士透露,楊易的離職與他逐漸感受到「專業意見被忽視」有關。這麼有經驗的人求去,對即將進行海測的海鯤號而言,絕非好消息。
20190403_蔡英文_楊易_翻攝自蔡英文臉書_2025-05-12.jpg
楊易(右)曾親自向蔡英文簡報,潛艦在台海作戰的重要性。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最後一哩路,政府如何抉擇?

現在,距離海鯤號交艦只剩最後幾個月。若所有測試都按部就班跑完,有可能無法趕上11月交給海軍;但若硬著頭皮跳程序,就有安全風險。
這一關,考驗的不只是國防部長顧立雄,更是總統賴清德的決斷:是安全優先,還是拚交艦?
國造潛艦,是台灣國防里程碑。它的成敗,關係著國家聲譽、國軍戰力、官兵安全及台船信譽,一定要順利的完成。如果為了表現或搶功不顧風險,萬一出了大事,這項原本值得驕傲的成就,恐怕就會成為政治災難。「專業優先、安全至上」,應該是解決目前問題,最好的辦法。

★本文為《鏡報新聞網》獨家報導,歡迎各界引用並明確標註來源;照片攝影版權所有,請聯繫《鏡報新聞網》取得授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