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捷健在臉書粉絲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指出,自己堅持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使用藥物,也一定要搭配飲食控制,這才是真正幫你省錢:省下未來復胖的錢。他說,對於減重的經驗是「慢,才是真的快」,因為人們太容易被立即見效的快感誘惑。很多人急著衝高劑量,享受體重快速下降的數字,卻忘了健康是一場持久賽,人生其他事也一樣。
瘦瘦針的陷阱
很多客人會向蕭捷健抱怨,瘦瘦針越打越沒用,以為是藥物失效了,其實是自己搞砸了。他說,當你用高劑量壓到什麼都吃不下,你的蛋白質攝取會嚴重不足。這時,身體會以為你正處於營養不良的危機中。為了生存,它會增加你的食慾,逼你去尋找高熱量的食物。結果就是:藥物在幫你踩剎車,但你的身體本能卻在猛踩油門。你當然覺得藥物「失效了」、食慾「壓不住了」。
守住2條底線
1. 劑量不要過高:不需要衝到最高,要的是「剛剛好的抑制」,而不是「完全的厭食」,讓你可以吃足營養。
2. 守住肌肉的營養底線:千萬不要用一個很大的劑量來讓自己什麼都吃不下。目標是維持肌肉。除了足夠的蛋白質(減重越快,需求越多,每週1.5%體重降幅就需要高達體重2倍蛋白質),維持基本的碳水化合物(每公斤體重 1g)和脂肪(每公斤體重 1g)也極為重要。
蕭捷健說,當你在「最低有效劑量」下,並搭配足夠的營養,副作用很少(噁心、想吐的機率大減)、身體不會反撲(內生性食慾穩定)、你省下了錢(不用一直加高劑量,也避免了未來復胖的錢)。用對了,它能幫你reset身體,贏得這場耐力賽。 用錯了,它只是讓你體驗一次史上最快的「溜溜球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