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下來?可能是壓力的錯 營養師曝4類食物6件事恢復快樂荷爾蒙
明明吃不多,也有保持運動,卻總是瘦不下來嗎?問題可能出在「壓力」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瘦不下來?可能是壓力的錯 營養師曝4類食物6件事恢復快樂荷爾蒙

mirror-daily-logo

2025/11/17 15:15:00

編輯:

網聞組

明明吃不多,也有保持運動,卻總是瘦不下來嗎?問題可能出在「壓力」上。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壓力型肥胖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代表腦內快樂荷爾蒙失衡,讓你特別想吃高熱量食物,長久下來不只變胖,還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營養師也指出,想讓腦袋重新充滿快樂訊號,可以多吃4類食物,以及做6種事,來改善壓力問題。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粉專表示,如果有壓力過大、睡不好、情緒長期緊繃的狀態,人們大腦裡的快樂荷爾蒙就會失衡,促成壓力肥。她進一步解釋,人處在慢性壓力下,皮質醇會上升導致你想吃高熱量食物,最終多餘的能量變成脂肪儲存在你身上,這就是所謂的「壓力肥」。
高敏敏指出,若民眾有:疼痛感放大、疲倦無力、焦慮、憂鬱,以及睡眠品質差,這很可能是腦內啡與多巴胺分泌不足導致,而腦內快樂荷爾蒙變少,連帶身體代謝也受到影響變得「卡卡」。
若想要腦袋重新充滿快樂訊號,高敏敏建議民眾可以這樣吃4類食物,來提升腦內啡和多巴胺,如:「辣椒素」可以促進腦內啡釋放,帶來愉悅感;杏仁、腰果、可可粉、香蕉、深綠葉菜等「富含鎂的食物」來放鬆神經穩定情緒;牛奶、起司、優格、雞胸肉、毛豆、豆腐等「高含量色胺酸食物」來合成血清素與腦內啡的前驅物;最後推薦亞麻籽、核桃、奇亞籽、鮭魚、鯖魚等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來幫助穩定多巴胺合成。
圖/翻攝「高敏敏 營養師」FB_2025-11-17.jpg
營養師也指出,想讓腦袋重新充滿快樂訊號,可以多吃4類食物,以及做6種事,來改善壓力問題。圖/翻攝「高敏敏 營養師」FB
除了吃以外,營養師也建議民眾可以從6個習慣來幫助大腦放鬆,如:「深呼吸」幫助神經放鬆,減輕焦慮與緊繃;「規律的運動」促進腦內啡分泌,來穩定心情;「專注當下、冥想」能讓壓力指數下降,幫助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每天花10~15分鐘「曬太陽」,有助於血清素合成;「笑」能促進多巴胺與腦內啡分泌,也是最自然的快樂來源;最後是「遛狗」,與毛孩互動能釋放催產素與快樂荷爾蒙,讓身體進入「放鬆又幸福」的狀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