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分享,在某實境節目中看到「生肉要洗」的片段,表示自己並不會這樣做,好奇詢問網友拿到生肉時,是否都會清洗。
貼文曝光後吸引正反兩面網友意見,「之前看過有人說在開放空間買的才需要洗,像是菜市場,超市那種可以不用」、「在家會習慣沖一下把水擦乾,再下去煎」、「生鮮超市不會洗,傳統市場的會洗」、「都有洗,曾經看過蒼蠅亂飛,雖然我後來改去有放冰箱的豬肉攤,也是洗」、「生肉水洗容易長菌」、「洗了其實更髒」、「雖然洗了會影響口感,但還是洗了安心點」、「洗了反而細菌亂噴,肉有煮熟都是沒問題的,不需要先洗」。
食藥署曾發文強調「別再用清水洗生雞肉了」,表示家禽類容易有沙門氏菌,清洗時容易有水濺出,讓細菌沾染到其他地方,建議用沸水燙過後直接煮食。
此外,在處理家禽前後,也建議使用溫熱的肥皂水洗手20秒。以及在準備每個食物料理之後,在準備下一個項目之前,用熱肥皂水洗滌餐具、砧板、盤子和檯面,也能遠離細菌的威脅。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也曾分享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Montana State University)2022年的研究,內容指出雞肉表面常帶有沙門氏菌,清洗這樣肉品會導致細菌隨著水滴四濺,造成食材的交叉感染,更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建議「千萬別洗」。
從市場買回來的豬肉,若當天要烹煮應儘快放進冰箱冷藏,如未立即烹煮食用,應存放在冷凍庫,並與熟食類產品分開存放,並儘速料理及食用完畢。
此外,若需用清水加以清潔,須注意流理台中切勿放其他食材,避免清洗肉品的過程中,噴濺至其他食材,而觸碰過生食肉品的刀子、砧板要和熟食區分,避免造成交叉污染,烹煮時也要煮熟,利用高溫殺死豬肉中的微生物,才能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