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蕭美琴11月7日快閃比利時布魯塞爾,在歐洲議會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大會發表演說,幾天後,前總統蔡英文在德國出席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發表演說,以他們的身分出訪已不容易,還能進入歐洲政治核心,傳達對民主自由的堅持與期待。這一切照例引來中共痛批。然而,本該因國家利益至上足以讓全體國人振奮,但掌聲與噓聲同時響起,褒貶共存。
正副元首出訪,從來不是買張機票就去機場登機的簡單事。例如:1988年李登輝就任總統後一連串的度假外交與出訪邦交國,1995年出訪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被視為影響兩岸關係深遠的突破之舉。2000年陳水扁勝選,展開總計15趟、精力旺盛的「鐵人」之旅,其中,以2005年出訪南太,突襲過境斐濟,以及2006年迷航之旅「勇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荷蘭、利比亞、印尼等地或機場過境,這兩趟充滿著陳水扁急欲掙脫外交牢籠的意志,最為人週知也引起最大的爭議。
2008到2024年之間分別是藍綠各自執政二任,馬英九有14趟出訪,蔡英文有9趟出訪。若冷靜比較,他們相對穩健,不以「突破」表達情緒或凸顯問題,出訪邦交國僅在「舒適、安全及便利」的原則下,過境美國、印度、德國等地。回顧這30多年來,從務實外交、烽火外交、活路外交到踏實外交,最大的共同點就在於中共的打壓不曾消失,不管藍綠執政,只要以中華民國正副總統為名出訪,中共的戰狼外交就從不鬆懈,霸凌、恐嚇和脅迫等手段盡出。
蕭美琴此趟並非部分論者所稱的「創台灣副元首出訪非邦交國首例」,就舉兩個例子,1997年前副總統連戰出訪,前往冰島、奧地利,還與冰島總理奧德森餐敘,但因中共打壓,最後取消最後一站的西班牙。2002年前副總統呂秀蓮曾出訪印尼,也因中共阻擾而無法從雅加達入境,故轉往峇里島,再回雅加達。當然,彼一時此一時,時空環境截然不同,意義與層次更是完全不同。時至今日,中共文攻武嚇強力打壓,恨不得乾脆封鎖台灣,蕭美琴的出訪意義更加不凡。
然而,看看有哪些負評?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說,外交政策正呈現「務虛化」,急於營造漂亮照片、影片等,把外交工作變成一場場政治表演秀,像這次並非歐洲議會正式邀請,也不是以正式身分,更沒有政策成果,這不是典型的吹哨壯膽嗎?另外一種負評聲浪是「這沒什麼了不起!」,因為這不是歐洲議會的正式邀請,只是IPAC會議「租借」在歐盟議會大樓的場地,還有網友稱,這是捐錢換演講,在蕭美琴反駁與外交部報案之後,發文者才撤文。
至此,應該思考更深沉的問題,這些外交上的塵戰,蕭美琴、蔡英文與外交官們是在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是在對抗怎樣的敵人呢?
首先,歐洲是西方現代文明的起點、是歐美政治哲學思想的孕育地。從航海時代至今,傳統上歐洲對「中國」夾雜著一種陌生、懷疑又帶有神秘期待的複雜情緒。延續至今,歐洲國家對台灣的立場略顯保守,再加上對中國經濟市場的依賴,讓許多歐洲國家相當傾中。蕭美琴選擇爭取走入歐洲政治核心,展開美國與日本之外的外交布局,有著極高的象徵意義,那就是在印太戰略圈之外,再尋找全球性的民主防衛夥伴。
為什麼急需這麼做?此刻的歐洲正在歷經俄烏戰爭的折磨與摧殘,若仔細比較,俄國侵略烏克蘭的理由與國共兩黨現在正在塑造的氛圍幾乎如出一轍,我們就應該明瞭維繫台灣與歐洲國家的民主同盟關係,以及向歐洲國家傳達台灣人民的意志,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
第一、普丁在發動全面戰爭侵略烏克蘭前的電視演說:「俄軍是要讓烏克蘭去軍事化與納粹化」。相對的,近年來,國民黨不斷協力中國共產黨,把威權政黨的標籤貼在民進黨身上,塑造「中國侵台是要去除台灣威權」、「民進黨是綠色威權、希特勒、納粹」的敘事方式,把獨裁的帽子扣在台灣身上。
第二、普丁將北約東擴視為威脅,北約又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協助阻止俄羅斯入侵,因此俄國必須出手阻止。同樣的,美日等國共同防衛台灣,再加上附近鄰近國家為了區域穩定阻止中共控制台灣,這對中國是極大的威脅,因此中國有權派兵拿下台灣。
第三、普丁以恢復帝俄榮光為目標,把帝俄的版圖擴大,而中國為了偉大的民族復興,必須完成統一大業。舉例而言,這些民族復興的種子就透過《澎湖海戰》、《沉默的驕傲》等影視作品,灑向台灣。從施琅到吳石,從鄭成功到鄭麗文,不管是民族英雄或隱蔽戰線,這些全都是民族復興的典範。
第四、有個批評是烏克蘭未能積極投資國防建設,態度猶疑,因此國際社會難以協助,同樣的,從去年至今,藍白在立法院合力阻擋國防預算,讓國際誤認台灣沒有自我防衛的意志與決心,萬一台海發生戰事,那國際社會就不需要有出兵援助台灣的動力。
不管藍綠誰執政,中華民國的外交從來沒有輕鬆過,但台灣內部也從來沒有團結過。此次,戰貓出擊,讓戰狼措手不及。那蕭美琴到底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到底是在對抗怎樣的敵人呢?答案就是,除了壓迫台灣外交生存空間的中共之外,不外就是那些甘為中共「隱蔽戰線」的敵人,他們正在台灣內部與中共相呼應,忙著扯後腿,不遺餘力地唱衰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