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半導體關稅 董座徐秀蘭:環球晶就是環球建晶圓廠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

|即時

迎戰半導體關稅 董座徐秀蘭:環球晶就是環球建晶圓廠

mirror-daily-logo

2025/08/18 16:23:00

記者:

謝承學

攝影:

謝承學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今日舉行法說會,面對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潛在的半導體關稅,董事長徐秀蘭強調,環球晶圓正透過其遍布全球的擴產計畫,實現「環球晶圓,環球建廠」的策略,以在地供應模式迎戰地緣政治風險。
環球晶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新台幣160億元,季成長2.7%,創下歷年同期第三高。上半年營收為316億元,年增3.9%,同為歷年同期第三高。然而,因應全球擴產帶來的大量折舊攤提,以及台灣、日韓等地電費高漲的壓力,第二季毛利率降至25.8%。
徐秀蘭說:「環球晶圓最大的特色就是環球。我們是一個global公司,但是我們提供的是local solution(在地解決方案)。」她指出,公司過去幾年最大的弱點是12吋晶圓產能不足以供應客戶需求,因此此次斥資千億的擴產計畫,核心策略已從過去的併購轉為自建新廠。中美晶在全球9個國家擁有18個生產據點。
「自己建廠雖然比較慢,但好處是可以選擇在對的國家市場,去增加我要的產能,而且建的全部都是供應先進製程的未來產品。」徐秀蘭說明,此舉不僅能強化12吋產能,更能有效應對各國客戶對在地供應鏈的需求,降低關稅與運輸風險。
環球晶的全球擴產計畫正穩步推進,重點項目包括:
美國:德州12吋新廠與密蘇里州12吋SOI(絕緣層上覆矽)廠皆已進入送樣階段。其中,德州廠是美國21年來首座新建的晶圓廠,具有獨特的市場地位。
義大利:諾瓦拉(Novara)廠已完成首批12吋拋光晶圓出貨,目標於2025年底前達到量產。
亞洲與歐洲:日本與台灣的既有廠區擴產計畫表現亮眼,12吋磊晶晶圓出貨量已連續數月創下新高,丹麥廠的特殊晶圓(FZ Wafer)成果亦相當優異。
展望未來,市場普遍認為半導體庫存調整已告一段落,AI相關應用需求依舊強勁。然而,由於許多客戶擔憂第三季可能啟動的關稅措施,已要求在第二季提前拉貨,因此公司預估第三季營收可能面臨些許壓力。
在化合物半導體方面,徐秀蘭指出,碳化矽目前正處於價格崩跌的市況,市場壓力非常大。不過,公司並未因此退出,仍看好其長期應用潛力並持續投入。相較之下,氮化鎵的需求則非常強勁且飽滿,因應良好的訂單狀況,公司預計在年底前將氮化鎵產能再擴充3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