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醫師指出,重金屬一旦累積,恐影響腎臟、神經與免疫系統,長期下來還可能增加失智風險。
雖然重金屬無法完全避免,但日常飲食就是最天然的防護與輔助排毒方式。她建議把以下10種食材納入飲食當中,幫助身體啟動「清道夫」機制:
1.海帶
海帶中的褐藻膠因含水率高,在腸內能形成凝膠狀物質,有助於排除毒素物質,阻止人體吸收鉛、鎘等重金屬,排除體內放射性元素。
2.黑木耳
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會與腸道中有毒物質結合,再排出體外。
3.南瓜
富含果膠,有助於清除體内重金屬和部分農藥。
4.胡蘿蔔
含有的大量維生素A和果膠,與體內的汞離子結合之後,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並加速排出。
5.綠藻
綠藻含金屬硫蛋白,和體内重金屬汞結合後,可藉由糞便或是尿液排出體外,其纖維成分也會保護腸道,減少糞便中的有毒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時間。
6.香菜
其化學成分可將細胞壁中汞及其他毒性金屬引出,如鉛和鎳,再與螯合物質結合後排出體外。
7.綠豆
含有綠豆蛋白、鞣質和黄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汞、砷、鉛化合物,結合成沉澱物,減少胃腸道吸收率。
8.火龍果
含有特殊白蛋白成分,具有黏性、膠質性,可與人體内的重金屬離子結合,如鉛、汞、砷等,透過排泄系統排出體外。
9.牡蠣
富含硒,硒作為帶負電荷的非金屬離子,在體內可以與帶正電荷的有害金屬離子相結合,並排出體外,從而緩解金屬離子的毒性。
10.大蒜
大蒜所含的成分氫硫基,可與重金屬結合後排出體外,例如汞、鎘、鉛等。
林醫師強調,這些食材不需要一次大量攝取,而是應該融入日常飲食中,輪替食用,才能避免可能的有害毒素或添加物在體內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