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特別難睡、無力、易跌倒!室內低於這個溫度就容易出事
室溫低於攝氏18度,容易夜尿睡不好、四肢無力,長輩更容易跌倒。(photoac生成示意圖)

氣溫驟降特別難睡、無力、易跌倒!室內低於這個溫度就容易出事

mirror-daily-logo

2025/11/20 09:59:00

記者:

梁孝傑

連續幾天低溫,許多人發現家裡長輩明顯有「冬季症候群」,包含夜間頻尿、睡不好、精神不濟,甚至肌力下降、平衡變差,跌倒風險升高。這些現象不只是年紀問題,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家中室溫過低。
根據2023年發表在《Public Health》的研究指出,只要室內溫度低於「攝氏18度,長輩的身體就會進入所謂的「冷壓狀態」。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肌力下降、夜尿增加,甚至呼吸系統變得更敏感,都是科學可測的生理反應。
尤其在攝氏10到15度的環境下,握力、下肢速度與反應能力會下降2到10%,對高齡者而言,輕微的變化就可能增加跌倒或住院風險。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低溫環境中更容易出現咳嗽、胸悶與喘息。
不少長輩為了節省電費,習慣把暖氣或電熱設備關掉,或只靠多穿衣服硬撐。但張家銘醫師提醒,單靠穿衣並不能完全抵消低溫對心血管、肌力與睡眠的影響。他建議冬天室內至少維持18度,臥室、長輩活動區可略高,睡前測量室溫、使用小型電暖器或暖房設備,避免夜間血壓波動與肌力下降。
冬天的保暖,不是奢侈享受,而是降低疾病風險、保護長輩健康的必要措施。家人若能確保室內溫度適宜,就能減少夜間頻尿、睡眠不佳及跌倒風險,讓冬天的生活既安全又舒適。

延伸閱讀